民進黨舉辦首屆「東南亞之旅尋根計畫」,以大專新住民子女為主要對象,協助新二代探索自己的家庭及文化根源。民進黨中央黨部於6/23(五)舉辦「東南亞尋根之旅計畫〈尋根〉成果發表記者會」,邀請六位尋根人分享尋根心路歷程,並放映《尋根》紀錄片預告,啟動紀錄片巡迴分享。
徐佳青副秘書長簡介尋根計畫時表示,台灣是移民社會,近三十年來新住民是台灣主要的人口族群,從過去歷史上許多人跨越黑水溝到現在各國移民來到這塊土地,讓台灣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但我們常容易因為對於新事物的認識不足,而產生許多偏見、排斥油然而生。透過尋根計畫,民進黨希望促進台灣社會對於新住民家庭的了解,協助新住民子女了解自身家庭根源。
此次,民進黨推動「東南亞尋根之旅計畫」,經過甄選最後產生六位具代表性的青年新住民二代。六位尋根人從初步撰寫提案,到踏上尋根之路、返回既熟悉又陌生的父/母親的故鄉,追尋自己血緣、文化及族群脈絡,許多精彩的故事發生在這趟旅程中。
馬來西亞尋根人王劭宇感性的表示,這場追尋媽媽足跡的尋根之旅,體會母親當年做決定來台灣的勇氣,成為他目前思考人生重大決定的鼓舞力量。泰國尋根人張辰嘉在尋根旅程碰上外公喪禮,意外與母親及泰國親友們有更多相處時間,「儘管我在我外婆家親人的生命中缺席了一段很長的時間,但他們依然包容我、愛我。」
越南尋根人蕭語嫣表示,為了回越南時能跟親戚深入對話,行前特別加強了越南語能力,經過尋根之旅讓自己更了解台灣新住民怎麼走過這段歷程,更能貼近媽媽的生命經驗,自己不再只是觀光客。同樣回到越南的吳俐蒨發現兒時的老家已經改建為咖啡廳,與小時候的保母姊姊深談後,除了人事全非的惆悵感慨,也不禁反思為何長這麼大了,才有機會好好認識認識在東南亞的家鄉土地。
來自南台灣的大男孩余佳銓自承以前都是抱著曇花一現、過眼雲煙的心態回印尼,這次回去拿著錄影設備記錄所到之處,「因為這樣更了解家鄉雅加達是如此的讓人感到驕傲。」馬來西亞尋根人宋佳倫則回顧母親當年面對排華暴動的恐懼感,「當我瞭解越多她的故事,越覺得,如果是我,當時大概也會做一樣的決定,尋求一個新可能性跟新的人生。」
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表示,六位尋根人非常感人的分享,反映出台灣社會這二、三十年來許多東南亞國家的勇敢女性,因為追求新的人生而來到台灣,初來乍到時心中充滿焦慮、不安與惶恐,但同時也帶著希望與願景,在這裡展開新的生活,這些奮鬥的故事是台灣最精采的故事。來自移民家庭的新住民子女非常幸運,比同年齡孩子擁有更精采的成長環境,擁有兩個故鄉,在兩種文化下滋養長大,相信未來的人生會比別人更豐富、多元。民進黨「東南亞尋根之旅計畫」希望開啟新二代與社會大眾的互動交流,歡迎大家參與後續的紀錄片分享會,共同聆聽新二代最感人的生命啟發。
除推動尋根計畫這類在文化、情感層面的努力外,洪耀福秘書長也強調,民進黨非常重視新住民政策層面,不僅在中央黨部率先成立新住民事務委員會,立法院黨籍立委串聯成立新住民事務聯盟,各地方執政縣市政府也將邀請在地新住民成立委員會。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將會持續強化新住民服務工作,也會協助新住民二代發展自身潛能。
「東南亞尋根之旅計畫」由同為新住民子女的鄒隆娜導演依據六位尋根人的心路歷程,拍攝製作《尋根》紀錄片,民進黨婦女部規劃舉辦《尋根》紀錄片巡迴分享會,首映暨台北場巡迴分享會訂於6/24上午10點於光點華山多功能藝文廳舉行,7/8(六)台中場、8/12(六)高雄場,邀請社會各界共同瞭解,台灣新住民家庭與東南亞的生命連結。相關訊息將會公布在DPP女青思沙龍粉絲頁,歡迎對移民與移民二代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與我們一起對話交流!
附註
王劭宇 尋根地:馬來西亞
張辰嘉 尋根地:泰國
蕭語嫣 尋根地:越南
吳俐蒨 尋根地:越南
宋佳倫 尋根地:印尼
余佳銓 尋根地: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