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民進黨辦理堅韌之島國際論壇:台菲深化合作 攜手守護民主價值與區域安全


為因應威權勢力持續透過資訊戰、科技滲透及全球敘事挑戰民主制度,民進黨國際事務部於9日舉辦「堅韌之島座談:永續民主對話」,以「民主前線的保衛戰:台灣與菲律賓抵禦威權干預的挑戰與反擊」為題,邀集台灣與菲律賓政要、專家及公民社會代表,共同探討威權勢力擴張對兩國民主發展的衝擊,以及民主國家在資訊防衛、法制建構與跨國合作上的經驗與策略。座談由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主持、與談人包含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亞洲自由民主聯盟前主席暨菲律賓參議員弗朗西斯·彭吉利南 (Francis “Kiko” Pangilinan)及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菲律賓駐台代表葛若菲(Cheloy E. Velicaria-Garafil)亦親臨現場並於開場致詞。

民進黨國際部代理主任陳文昊表示,台灣與菲律賓作為印太前線的民主夥伴,正承受來自中國日益複雜且隱蔽的威脅,包括 AI 生成內容、假帳號與操弄輿論的敘事,企圖侵蝕民主正當性。台菲在歷史上同源於南島語族的遷徙與文化脈絡,如今更要共同面對中國的政治與資訊滲透威脅,強調「我們都是印太地區的民主支柱,絕不會放棄」。

菲律賓駐台代表葛若菲於開場致詞強調,台灣與菲律賓同為堅定支持民主的島嶼,歷史與文化上緊密相連,卻也共同面臨來自威權鄰國的威脅。她指出,兩國都承受著虛假訊息、認知作戰等多元影響手段的衝擊,必須持續攜手守護共同的民主價值與區域安全,並深化各層次的合作交流。

彭吉利南參議員以作為政治人物的自身經歷強調公共對話與公民覺醒的重要性。他指出台灣與菲律賓同樣面臨威權勢力的挑戰及假訊息衝擊,並分享自己在今年五月的菲律賓參議員選舉當中,有效地應用台灣打擊假訊息的原則與經驗抗衡各種錯假資訊的攻擊,成功贏得選戰,印證了區域國家間交換經驗的重要性。彭吉利南回顧,自己在戒嚴宣傳的氛圍中成長,直到親眼見到學生走上街頭抗議,才意識到真相與批判的重要。他認為,科技發展已遠超過立法進程,必須制定相應法制,例如保障公民的數位隱私權、防止演算法壟斷與商業廣告操控輿論,同時提升公民媒體識讀能力。彭吉利南強調,台菲在外交、地理與文化上的緊密連結,應加強反制資訊戰與AI假新聞的經驗交流。

陳明祺次長分享抗衡資訊戰政府部門的角色,表示抗衡極權國家的威脅是民主國家的共同責任,台灣刻正推動總和外交,透過聯盟外交、經濟外交、價值外交多管齊下,結合民間、學界與公民社會的力量,深化與國際民主夥伴的合作。陳明祺指出,科技應用必須與民主價值結合,並透過經濟發展與社區治理鞏固民主基礎。台灣已與日本、菲律賓及其他亞洲國家共享資訊,在多元的領域推動交流加強良好治理與社會韌性。陳明祺亦呼籲加強青年政治參與及跨國溝通,並強調台灣將持續與民主夥伴並肩作戰,絕不孤單。

游知澔指出,中國長期透過資訊滲透與宣傳干預台灣政治,從選舉操作到輿論操控,手段多元且日益精準。例如在台灣罷免選舉期間,中國即發布逾四千篇相關新聞,並藉由文化交流、家族聯繫等方式滲透台灣社會。他強調,中共的宣傳重點並非推廣所謂的「中國式民主」,而是刻意描繪民主的低效能與混亂,以「民主低效、共產優越」作為全球敘事框架,且並不限於中文受眾。他示警,新科技若缺乏民主價值引導,可能扭曲公共討論;但民主價值的推廣同樣離不開科技,台灣善用活躍的公民社群優勢,開發促進透明度與公民參與的科技平台,成為民主與科技結合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