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9
台灣瞭望台協會成立記者會新聞稿
漢人社會有許多的發聲團體,在台灣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皆扮演重要而有影響力的角色,例如澄社。近來原住民議題逐漸受到重視,為了能讓社會大眾在關注過程中,了解真正原民的需求,並在政府制定政策的過程中,適時提出原民的觀點並給予監督,原住民民運推手陳秀惠、原住民精神領袖-排灣族大頭目高玉蘭女士、原住民新生代-美國伊利諾大學碩士(平地原住民立委候選人)陳瑩等人,號召在台灣社會各領域的原住民菁英,站出來為原民發聲。
而原住民對”菁英”的定義,也有別於一般以學歷去衡量,因為原住民對生活的著力是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對原住民來說,只要能夠以認真的態度面對工作、生活,將生活活的很精采,在生活面有獨特表現的人,就叫做”菁英”。所以,瞭望台的成員,有詩人卡露斯・奧威尼、貴族階級中文化傳承號稱最後史官的邱進士、編織高手馬耀、號稱山豬王的獵山豬高手馬石源、板模專家周明國、被譽為原住民“鄧麗君”的盧靜子女士、…等等,都是各個領域中的好手。
原住民在台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扮演潤滑思考的角色,但卻因人口比例及主流社會的刻意打壓,使得原民逐漸被邊緣化,而失去了在台灣社會中調劑的能力。瞭望台希望將原住民好的文化與樂天等性格,分享給台灣社會,以原住民的特質化解台灣內部的衝突與對立。
所以瞭望台推出「原生代」系列短片,以及原民節目製作等規劃,透過最直接的生活片段,表現出原民的生活哲學與觀點,期望在原、漢間差異的比較之下,透過自省,進而引起大眾的共鳴與認同。但因拍攝與託播經費有限,希望能夠透過媒體的協助與各界的支持,一同為原住民的未來與理想做努力。
瞭望台簡介:
成立目標
1. 提供原、漢溝通與交流的平台與窗口。
2. 藉由各領域原住民意見領袖的結合,整合原民力量。對內強化,對外發聲。
3. 喚起原民對自我及族群的肯定,跳脫出在主流社會中,不自覺的自我弱化,進而參與社會競爭,成為被平等對待的一份子。
4. 對一般大眾而言,增進與原民觀點的交流與溝通,促進彼此間的了解,以獲得真正的接納與尊重。
本會宗旨:
讓台灣成真正成為
1. 多元民族國家一體
2、多元思考健康台灣
3、文化多元美麗台灣
4、尊重包容和諧台灣
未來規劃相關規劃:
(一)積極推動各項原民文化活動
(二)定期的公民菁英論壇
(三)期刊出版,電子報發行
(四)瞭望台網站,線上論壇
(五)定期記者會、發言人機制,對時事發表原民觀點
(六)推薦菁英參選各級公職人員選舉積極參與政治事務
(七)與媒體合作製作系列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