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0
民進黨臨全會主席致詞稿
李教授、黃主席、各位資政、國策顧問、全體黨員代表同志、各位先進、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是320大選之後第一次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阿扁首先要向各位先進同志表示最誠摯的謝忱與最高的敬意,感謝大家在這一次激烈的選戰中,始終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全心全意的投入、一票一票的爭取,終於贏得最後的勝利,不但使阿扁與呂秀蓮副總統連任成功,更使民進黨首次在全國性的選舉中得到過半數的選票,為民進黨的發展再創新頁。
選舉的結果不是個人或政黨的勝利,而是民主的勝利、台灣人民的勝利。選舉的輸贏是一時的,重要的是人心的向背。2000年總統大選我們完成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2001年的立委選舉,民進黨進一步成為國會第一大黨,2004年我們再一次寫下歷史,以過半數民意的支持扛下繼續執政的責任。這些成果和腳步,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而是台灣向上提升力量的蓄積,也是民進黨結合主流民意,與時俱進,不斷自我挑戰、自我突破的具體展現。
這次大選也一併舉辦了台灣歷史上第一次的公民投票,雖然由於「公投法」高門檻的規定,這次的公投在形式上並沒有過關,也讓我們未來有更多檢討改進的空間,但在推動的過程中,朝野共同完成了「公投法」的立法,並由政府依法順利完成了公投的程序,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是成功的一大步。這次的公投一共有超過745萬人參與投票,其中第一項「強化國防」公投的同意票,甚至超過阿扁當選總統的得票,就這一層的意義,這次的公投實質上是過關。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公投將成為台灣民主制度的常態,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更重要的是透過公投、透過人民意志直接的表達,對維護台灣主權的現狀,以及捍衛並增進台灣人民的自由與幸福,提供了最堅實的保障。
去年12月10日在接受本黨提名的演說中,阿扁提出了「台灣民主正常化」的三部曲:
第一、於320用選票讓民進黨繼續執政,終結政治亂象、化解兩岸僵局,讓政黨競爭正常化、兩岸關係正常化。
第二、年底國會大選,讓支持民主改革的政黨席次過半,終結國會亂象,讓行政與立法的互動正常化。
第三、於2006年透過全民公投催生新憲,終結憲政亂象,讓憲政體制正常化。
320我們已經穩健的踏出了第一步,未來將繼續懷抱著無比的信心,依照既定的時程大步前進。年底的立法委員選舉不但要贏得國會的主導權,實現百分之百的政黨輪替,同時民進黨也將全面推動黨務革新,做好長期執政的準備。今天的成功是過去打拼的結果,而未來的發展則有賴於當下的努力。
這一次的選舉,我們號召民眾「相信台灣、堅持改革」,選後更要兌現承諾,讓民眾具體看到民進黨改革的作為。選舉的結束不是收割分享的季節,而是另一個階段耕耘的開始,也是另一個階段改革的開始。堅持改革,必須從民進黨自身的改革做起,相信台灣,也必須從相信民進黨會堅持改革開始。過去的執政者因為長期一黨執政,安於現狀、怯於改革,造成權力的腐化與理想的幻滅,我們絕對要記取教訓。阿扁相信,不管在朝或在野,只有自我的改革、不斷的改革,才是政黨唯一的防腐劑。
改革好比一列前進的火車,車輪一旦停止轉動,齒輪就會生鏽,動力就會退化,零件甚至會開始腐朽。要不斷前進是非常辛苦的,改革有時候也是痛苦的,但是民主進步黨一定要永遠扮演改革的火車頭,推動台灣改革的列車不斷的向前邁進。
日前中執會已正式決議將政黨比例代表中僑選及原住民代表的候選人,改由主席推薦經中執會同意後決定,並提案送請本次大會議決。同時,社會輿論也對於政黨比例代表其他組別候選人產生的方式多所檢討,深切期待能以「為黨舉才、為國舉才」為考量,儘速進行修正,並於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時適用。民進黨一向以勇於改革、貼近民意自許,也因此獲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阿扁誠摯的希望所有的黨代表同志先進,能秉持愛護台灣、愛護民進黨的初衷,積極回應台灣社會對民進黨自身改革的要求與期盼。
這次總統大選也為整個黨的發展開拓了更寬廣的空間,民進黨需要有更多優秀的人才的投入,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與血輪。新內閣的改組除了繼續秉持用人唯才的原則之外,也將兼顧中央與地方、政府與黨務人才的交流,未來各級黨部也將以人才的培育做為黨務工作第一要務。同時也要特別針對青年、婦女、弱勢及少數族群等社會各層面、各領域不斷紮根,廣納各界的意見,積極轉化成黨和政府的政策,以具體的行動爭取台灣社會更廣泛的支持與認同。
320的總統大選早已結束,但是另外一組候選人至今仍然拒絕接受選舉的結果。我們可以體會並且理解敗選的失落感,也應該包容化解不同支持者的情緒。但是,台灣前進的腳步不可能永遠停格在3月20日,台灣社會更不應該在選舉對立的情緒之中越陷越深。總統大選已經結束了,選前支持不同陣營的「選民」,如今都是台灣社會的「公民」,不應該再有所謂的「藍綠之分」,我們彼此的命運相同,對於台灣的未來也有相同的權利與義務。選舉的紛爭已經進入司法的程序,每一個人都應該以最大的信心與耐心靜待司法公正的裁決。
面對選後各種不實的指控與污衊,全黨同志與所有的支持民眾展現了高度的自制與包容,讓阿扁感到非常欣慰。大多數的人保持沈默,不是沒有不同的聲音,而是不希望再有對立;更多的人學習忍耐,並不表示贊同少數的脫序抗爭,而是用更大的包容來護持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共同的未來。身為執政黨,我們必須以同理心和包容心接納、傾聽不同的意見與聲音,但我們更有責任來防止任何非理性和脫序的行為發生,積極捍衛民主法治的基礎不受侵害,社會的安定與民眾的作息能免受干擾。
各位敬愛的先進同志,愈多的支持和肯定,代表著更多的期待與責任。18年來,民進黨從一個挑戰威權,爭自由、爭民主的運動團體,不斷成長壯大,成為今天團結台灣、安定社會最重要的中道力量。我們所憑藉的是對台灣人民的信心、對自由與民主的信念。因為相信所以勇於反省;因為相信因此能有堅持,這是民進黨始終能夠站在歷史最正確的一邊,能夠一直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最重要的理由。「飽滿的稻穗,愈是低頭」,面對選後的挑戰,我們必須以更謙卑、更包容的心,團結一切的力量,以更恢弘的心胸與視野,再次承擔歷史所交付的使命,為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福祉不斷的努力打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