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22
吳乃仁:連戰會把台灣香港化!
陳呂競選連任全國總部發言人吳乃仁今日(2/22)表示,泛藍總統候選人連戰昨日(2/21)在第二次國政辯論中,提出將製造業外移,並把台灣作為中國門戶的主張。吳乃仁說,對於連戰這項大膽的政策,國人應該不會感到驚訝與陌生,但是香港在1997回歸中國之後,政治、經濟往後退是明確的事實,香港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值得我們警惕。
吳乃仁指出,香港在九七回歸後,就從世界貿易的自由港轉為中國南方的門戶,製造業也大量往中國內陸移動,結果不但製造業崩解惡化,失業率節節攀升,房市一蹶不振,整體經濟發展也嚴重受挫。我們不禁要問,連戰忍心讓台灣香港化嗎?連戰這樣的主張,對得起勞工朋友嗎?
吳乃仁說,事實勝於雄辯,香港回歸前後經濟指標的比較(如附件),就足以證明連戰的策略,會讓台灣倒退,會讓台灣陷入經濟困境,台灣數十年來的經濟成果將毀於一旦。
吳乃仁進一步指出,根據資料顯示,香港回歸前後,經濟成長率降低了55%,本地產品出口貿易指數整整減少了52%,如與2002年比較,五年後國民生產毛額(GNP)反而減少了6%,平均國民所得也降低11%。吳乃仁說,分析其原因,最主要就是製造業大量外移。與回歸前比較,香港製造業生產總值減少了35%,就業人數也減少了36%;產業空洞化的結果,造成失業率大幅高昇,從1997年的2.2%劇升至2003年的7.9%。失業率攀升,經濟不振,連帶的使香港最引以為傲的房地產也一蹶不振,不但房產公司大幅減少,房產交易也劇減58%。
吳乃仁強調,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雖然香港的廉政公署可以有效的肅清貪瀆,香港政府卻無法扭轉上述錯誤的政策!本部認為,連戰所提製造業外移政策,正是步香港產業空洞化的後塵,吳乃仁說,為了台灣的未來發展,希望連戰三思。
(附件)香港回歸前後經濟指標比較
項目
|
回歸前
|
回歸後
(統計時間)
|
結果
|
經濟成長率
|
5.10%
|
2.30%(2002)
|
降低55%
|
GNP(百萬港元)
|
1355021
|
1276469(2002)
|
減少6%
|
平均國民所得(美元)
|
26762
|
23800(2002)
|
減少11%
|
貿易指數(港產品出口對外商品貿易貨值)
|
134.5
|
64.9(2003)
|
減少52%
|
製造業生產總值(百萬港元)
|
263911
|
172371(2002)
|
減少35%
|
製造業就業人數(人)
|
289961
|
186402(2002)
|
減少36%
|
房地產公司數
|
7905
|
5073(2002)
|
減少36%
|
房屋買賣(件數)
|
205461
|
87309(2003)
|
減少58%
|
失業率
|
2.20%
|
7.90%(2003)
|
增加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