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3
兩會復談:一齣徒具形式的傀儡戲
總結本次海基、海協兩會復談的過程與結果,民主進步黨發表以下聲明:
一、觀光、包機協議是延續民進黨政府的努力成果
民進黨已在執政時期,針對觀光議題進行六次談判,針對客貨運包機議題進行八次談判,其中並包括已經談好兩岸貨運班機每天四班、一年一千餘航次。但海基會擅自改為兩項議題,讓中國設定談判議題,犧牲貨運包機的實質利益。兩會復談只是談判的「戲劇」部分,真正技術性部分,在民進黨政府時期就已解決。觀光、包機協議是延續民進黨政府的努力成果。
二、反對兩岸密使黑箱作業
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總統大選後到香港,不禁讓人懷疑是與北京相關部門進行密會,但台灣已經是民主法治國家,兩岸協商需要足夠的透明度與正式授權,「密會」不能取代「兩會」,任何兩岸密會與私相授受,皆與台灣民主法治體制相違,蘇起多次前往香港進行所謂兩岸「密會」,馬總統有必要對外說明清楚。
三、馬政府操之過急,犧牲台灣的優勢與實質利益
馬政府把包機與觀光議題實施日期訂在七月四日,用時間表框住自己談判的空間,在時間及轉寰餘地遭到大幅壓縮情況下,導致馬政府必需用更多的政治及主權籌碼去換取經貿利益,無非犯了談判大忌。馬政府不該為了談判而談判、為達成協議與不敢破局,犧牲台灣主權與尊嚴在先,犧牲台灣的優勢與實質利益在後。
四、兩岸協商議題應先取得國內朝野共識
本次兩會協商出現「共同開發油源」、「互設辦事處」兩項議題,前者是「暴衝式議題」,涉及國防、外交、經濟、漁業發展甚鉅;後者則是應有「領事」與「急難救助」的功能,在尚未取得國內朝野共識以及陸委會正式授權之前,海基會不能只為協商而協商。這兩道「加菜」在台灣內部沒有得到充份討論,海基會就進行越權協商,實屬不當。
五、馬政府沒有維護台灣主權的對等與尊嚴
1998年辜汪會晤之際,辜振甫先生曾當面向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要求,中國政府必須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問題。今天江丙坤與胡錦濤會晤時,未能用一樣態度質疑胡錦濤,並用「九二共識」這種政治語言,模糊中華民國的存在事實,表示馬政府的立場已經倒退回1998年前。兩岸協商不能矮化台灣主權、不能失去台灣尊嚴,應堅守平等、互惠原則。
六、海基會談判代表應做到利益迴避
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這次擔任兩會復談之我方主談代表之一,涉嫌違法擔任中國統戰外圍組織的顧問,將對台灣整體利益造成極大傷害,對我方談判形象與士氣均帶來不可彌補之傷害,也傷害這次兩岸兩會協商的公信力;另外,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以及副秘書長龐建國,分別兼任「華聚產業共同標準推動基金會」的董事長與顧問,如何拿捏政商分際與迴避利益,讓人民不會產生瓜田李下嫌疑。
七、兩岸開放政策應有完善配套措施
兩岸交流、開放必須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減少負面外部性效應,降低社會衝擊。包括對社會治安、國防安全、國人在國內旅遊消費品質的影響,同時也應顧及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以全民共享為原則,不能獨厚特定組織與個人,造成兩岸經貿利益的壟斷。
八、政府對政府談判才是開大門走正道
本次兩會談判中出現政府陸委會授權範圍以外的議題,這代表陸委會與海基會政策的不協調。加上對岸海協會的改組已經褪去白手套的色彩,國台辦官員兼任海協會職務,反觀台灣陸委與海基人馬不同,官員需要以顧問身分上場,面對中國一條鞭式的談判陣容,未來政府應該以陸委會為談判最主要窗口,民進黨一向主張要以政府對政府方式進行兩岸協商談判,如此才能保障台灣總體利益與兩岸對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