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12-16
迎接大和解時代的來臨~我們對大聯合政府的基本立場
三屆立委選後,國民黨一黨專政時代已宣告結束。國民黨形式上雖掌握立法院勉強過半席次,但實質不過半的結果,使國民黨未來再也無力一黨操控政策與立法過程。台灣政治從此將進入一個明的或暗的政黨合縱連橫時代。這種新政治情勢的出現,有可能為台灣帶來災難,也可能為台灣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端看主要政黨領導人的政治道德與智慧。
民主進步黨早已預見此一情勢的出現。因此,在黨的競選綱領,以及選前召開的記者會皆鄭重呼籲,主張建立一個大聯合政府,以安渡內外危局。我們特別強調,假如本黨在立委或總統大選中贏得勝利,願以廓然大公之精神,結合主要政黨建立大聯合政府。因為我們認為,任何有意義的政治力與社會力皆應有權參與組成政府,不應被永遠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我們這項主張的提出,是顧全台灣當前及未來大局的需要,並非選戰口號。我們堅持,台灣社會必須邁向一個大和解時代,才能圓滿化解種種內憂與積弊,尤其是國家認同混淆、族群關係緊張、黑金政治蔓延等等。台灣兩千一百萬人必須建立「大和解」的共識與共信,才足以抵擋日益嚴重的、來自中國的威脅與挑戰,並進而化干戈為玉帛,從根本上解除台海的緊張。
我們深信,「大聯合政府」是邁向「大和解」的必經途徑。因為消除各黨菁英的猜忌心理,建立菁英間的相互信任感與合作傳統,不能空口無憑,必須出之以具體可行、可昭公信的制度規畫。大聯合政府就是一個關鍵的設計。值得欣慰的是,自本黨提出上述主張後,引起社會各界熱烈迴響,頗有迅速形成全民共識的可能。
為此,十二月十四日本黨主席施明德、立法院黨團副總召集人林濁水及幹事長周伯倫與新黨趙少康、陳癸淼、周荃等人進行了初步的溝通,之後許多黨員及支持者都表示關切,對這些擔憂與批評,民主進步黨表示感謝,而且會慎重地考量各方的意見作為推動大聯合政府的參考。目前與新黨的接觸只是一個瞭解的過程,民進黨會慎重地回應。
因此,民主進步黨基於台灣安危和大局的關切,主張組成大聯合政府的同時,也要針對各方的疑慮提出以下說明:
(一)大聯合政府的主張不會改變民主進步黨對台灣獨立的追求與堅持。台灣獨立是本黨長期堅持的主張,而且明列於黨綱之中,在為因應本次立委及明年國大、總統選舉而提出的選戰綱領中,除了提出大聯合政府的主張外,也以更大的篇幅提出「確保主權」的主張,要求確定國家領土、主張「一台一中」、推動公民投票以及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些具體的主張在在展現了民主進步黨對台灣獨立的堅持。
(二)民主進步黨目前並未與新黨形成聯盟,在大聯合政府的主張下,亦應促成各主要正黨的共同參與。希望國民黨亦應理解大和解的時代意義與需求,放棄對大聯合政府主張的謾罵,嚴肅思考台灣人民的共同前途,應相互尊重承認彼此主張的歧異,以作為未來相互溝通的基礎。
(三)民主進步黨與新黨目前僅就大聯合政府的主張進行初步的接觸,民進黨會慎重回應,目前與新黨絕對未成立所謂「執政聯盟」,日後在進行大聯合政府主張的接觸與協調時,再行事及發言上自當力求周延,以免部份人士不查,以偏概全,或扭曲本黨主張,對本黨黨員及支持者一再提醒,與新黨接觸時應注意的事項,本黨也會時時注意,避免失去主動的地位。
(四)大聯合政府的組成必須是黨對黨,以政黨為單位的結合。事實上,本黨在十一月四日苗栗縣召開的第六屆中常會第五十七次會議已做成如下的決議:「為因應年底選舉國民黨可能不過半,而出現聯合政府一事,凡本黨黨員出任由他黨組閣之內閣閣員,未經本黨中常會同意與推薦者,視同違紀參選,依黨紀處理。」
(五)大聯合政府必須建立在若干重大政策共識基礎上。大聯合政府的目的在謀求台灣基本政治、社會問題的解決,不是為方便各黨進行權力的分贓。因此,在重大政策共識未形成前,本黨堅信,任何有關政府人事佈局的提議,既不適宜,也無助於聯合政府的組成。
(六)大聯合政府的建立必須各黨有「大和解」的誠意與決心。生活在台澎金馬的兩千多萬居民本應有禍福相倚、休戚與共的感情。而主要政黨間更不應存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國、新兩黨如肯定並接受「大和解」、「大包容」的精神與目標,民主進步黨願率先敞開政黨協商的大門,為大和解時代跨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