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9

民主進步黨針對馬總統ECFA說明會之回應


 

針對馬英九總統所召開ECFA記者會之說明,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9)日回應如下:

 

馬總統對ECFA的報告令人失望,其基調及內容都不脫過去一段時間政府對外文宣的範圍,換言之,總統只是把過去文宣作一個整理,而人民對ECFA所憂慮、顧慮的地方,都沒有真正著墨。

 

我們特別感到失望的是,對於因為ECFA所受害的產業與其從業人員,總統面對這個問題的態度不夠嚴肅,究竟是哪些產業會受到哪些衝擊?程度如何?將來政府要作什麼處理?總統都沒有作重點的著墨。在目前ECFA還沒有進行實質談判的階段,各界非常在意的是國會監督問題,以及行政部門處理程序透明化的問題,我們也沒有看到總統對於這些問題有真心誠意地面對。

 

如果總統認為他今天針對ECFA所做的半個小時報告,就是所謂的「透明」,那我要向各位報告,那個真的不透明。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總統在一個很淺的層次上處理ECFA問題,我們要問的是,如果總統所真正瞭解的ECFA只有這些的話,那我們真的很擔心;但如果總統對ECFA的瞭解比這個多很多,那我們要請總統把它有系統的說明,包括正面、嚴肅地去面對外界對於ECFA處理程序及實質層面的質疑。

 

在野黨或民間的質疑,在他們看來是沒有道理或者是找碴的,但我要請總統真正去感受一下,這些民間找不到工作或面臨失業的時候,他們心裡的感受為何。從政府第一次提ECFA到目前為止,已經一年半多,這段時間以來,面對各界所提出的問題,我們沒有看到總統有一個清楚、慎重、嚴謹的交代。最讓人擔憂的是,總統到現在還弄不清楚人民焦慮的是什麼;我要告訴總統,人民焦慮的是什麼:

 

  1. 人民對他信賴的問題。從633政策跳票,到這一年半多以來,政府對外處理的每一個談判事項,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沒有辦法保障人民利益的政府,美牛事件是一例,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又是一例;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台灣派人到中國談判,取得對方賠償的承諾。此外,過去兩岸直航協議中,台灣還拿不到延遠權:司法協定中,我們還看不到讓重大罪犯引渡回台,更不要講食品衛生協定中,無法為台灣受害者爭取權益。總結過去一年半以來政府對外的談判,尤其是經濟、民生事務的談判,完全無法保障人民最基本的利益;這個政府對外談判的能力,人民是質疑且憂慮的。

 

  1. 總統告訴我們ECFA是利大於弊,即便這是對的,我們要求總統,請告訴我們「弊」在哪裡。過去一年半來,民間有這麼多說法,告訴他有很多很多的「弊」,請總統告訴我們,他所認知的「弊」在哪裡?他怎麼去面對?我們擔心的是,總統不知道這些「弊」究竟在哪裡、衝擊有多大,他也沒有心理準備去應對。

 

  1. 對外談判部分,總統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強化他的談判團隊。總統的談判團隊不論在對內溝通或對外折衝,在過去一年半以來,我們感受到的是失望。尤其談判團隊中利益衝突問題,我們還沒有看到總統如何去處理。在經貿性談判中,如果主其事者有自己的經濟或商業利益在裡面,在任何國家都應該被請出談判團隊。甚至於執政黨在兩岸談判中有多少利益衝突,也應該先清查一下。

 

  1. 人民還憂慮的是,這個總統不知道經濟優先項目是什麼。國家現在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失業問題,總統沒有告訴我們,如果他認為ECFA有利的話,要如何有效的解決我們就業的問題。我要向各位報告的是,如果真如總統所說的,台灣因為簽了ECFA,產品可以以零關稅進入中國市場,那麼,中國的產品也可以以零關稅進入台灣市場,對台灣的工業產業而言,將有更多產業將工廠移至中國,再將產品以零關稅回流台灣,很可能失業情況會更嚴重。

 

  1. 總統說農業不會開放,總統又說農業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就已經開放;我要向各位報告,民進黨所開放的每一個項目,事先都經過評估,也認為台灣的農業可以承受。但是民進黨沒有進一步開放農業產品的進口,因為我們覺得再開放下去,將會有對農業根本性的衝擊。ECFA不但要求農業產品可以從中國長驅直入,而且是零關稅;現在台灣從中國進口的農產品不是零關稅,但是簽了ECFA之後,不但是長驅直入,而且是以零關稅進入。總統說:短期沒有。那我要問總統:中長期以後農業產品不開放嗎?中國可以忍受不開放農業產品到台灣來嗎?如果中國可以忍受,他如何向WTO會員國交代他給予台灣這個優惠。

 

  1. 即便是中國可以在WTO解決這個問題,他會對我們這麼好嗎?難道他不會要求一些政治回報嗎?世界上任何跟中國打過交道的國家都知道,中國處理任何經貿交易,沒有一件是沒有政治目的在其中。所以,今天總統也沒有告訴我們政治的問題,他說沒有政治,我想告訴總統,跟中國打交道每一件事情都與政治有關。請總統告訴我們,在他的認知裡,中國善意到可以給我們片面優惠而不要回報嗎?

 

  1. 總統說,中國的勞工不會進來,或許無技術的勞工在現階段還沒有立即性的壓力,但是,低階產品以價格優勢從中國進來,就相對剝奪台灣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ECFA開放以後,中國服務業也會大舉進入台灣,跟著服務業進來的,是很多中國的白領階級,中國白領階級將會充斥台灣市場,取代台灣白領階級的就業機會,這些問題總統有沒有想過?

 

也就是因為這麼多的問題沒有解決,民眾心裡感到極度憂慮,所以在民進黨所公布的最新民調中,有74.1%民眾贊成立法院成立「兩岸事務監督小組」,因為他們要立法院加強監督的力道。總統說,委員會的機制已經夠了,我要向各位報告,委員會的機制是不夠的,因為ECFA議題涵蓋的項目非常多,它是一個綜合性的協議,需要一個特別的小組,來作有效、全程的監控,而不是受到委員會議召委及種種程序安排上的限制,我們需要一個有實質監控能力、有各黨派實質參與、有足夠的時間彈性且有足夠的位階來進行國會實質監督。在重大協議的過程中,大家都知道像美國的USTR,在進行重大對外協議的談判時,是由國會與行政部門共同監管的談判過程,這麼重大的協議,沒有行政權獨大的空間,在協議處理過程中,必須有充分的國會參與。因此,我們對於「兩岸事務監督小組」冀望甚深,我們也非常希望全民共同支持這個小組的成立。

 

附帶說明,總統在今天說明會中有提到一個900多億的救助基金,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總統認為我們的傳統產業就坐在家裡,等著中國的產業以零關稅的方式進入台灣市場,等到我們的產業快要被打倒時政府再拿出救濟金出來「救濟」我們的產業,這是一個非常消極而且不負責任的做法,我們的傳統產業很多都是中小企業,它需要政府提出一筆很大的資金那他們能夠很快的轉型,提升它們的競爭力,而我們的傳統產業目前所面臨的有兩件事,一個就是它的研發能力,因為它的規模太小,致使它的研發能力不夠,第二就是它的行銷能力,也是與它的規模過小有關。所以我們的中小型企業它主要供給的對象就是台灣的內需產業,其中佔了大概70%,當中國的產業進來的時候,這些供給台灣內需的產業,很可能就會面臨重大的衝擊,我們要讓這些產業能夠有強化它研發與行銷全球的能力,讓它可以擴展對外市場的同時,也有足夠的能力來抵抗外來的競爭,政府必須採取主動即時性的協助,讓這些傳統產業擁有強而有力的競爭力,而且這個必須先做,才有談及開放的問題,現在的總統是說先開放,有傷害了我才補償你,這是個錯誤的邏輯與順序。

 

媒體提問:目前ECFA正式的名稱已經確定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如果是在WTO的架構下,則應該是以兩個夥伴會員國的正式名稱,也就是如果以中國與台澎金馬關稅領域,是否會讓我們的地位受到自我貶低,因而喪失early harvest(早期收獲)?

 

蔡主席:ECFA名字不管怎麼改,我認為總統還是在搞文宣。人民在意的不是名字,我想以台灣人民的教育程度還是可以瞭解「ECFA」這四個字母的意思,重點是它的內容是什麼?如果兩岸的經濟合作協議最後是走向兩岸自由貿易協定的話,那它就是自由貿易協定,而自由貿易協定的內容就是要開放至少90%以上的市場,並且是零關稅,這是沒有什麼可以迴避的空間,更沒有所謂說我可以得到對方的善意,就可以某部分的市場不開放的問題。

 

至於名稱的問題,我們要求的是一個實質對等的名稱,民進黨沒有要求到台灣vs.中國,或是中華民國vs.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至少要顧及到在WTO的架構下,以一個多邊體系下會員國對會員國的平等地位,所以我們希望在未來的談判過程中,總統能替台灣人守住最基本的尊嚴。

 

提問:除了要求成立兩岸事務監督小組以外,民進黨是否要求參與協商?呂前副總統說如果ECFA說不清楚的話,不分朝野都要全力阻擋,民進黨是否有相同的主張?馬總統說ECFA簽署內容裡面不會有政治語言,但很多人認為這句話就是政治語言了,您是否會對此向馬總統提出當面質疑?

 

蔡主席:我希望今天在記者會中的回應,各位媒體朋友能夠廣為報導,也希望我們今天提出來的問題他能夠確實回答。我今天好像聽到說,類似的ECFA議題說明會,總統親自參與的只有今天這次的記者會,以後就不會是他。我希望能鼓勵他以後多出來開記者會,我們今天所提的問題也請他能確實的回答,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如果說在我們的判斷裡,總統有足夠的誠意時,這就足以成為雙英會準備的過程。

 

參與協商在過去的實務並非沒有過,在以前WTO談判的過程中也有我們的國會議員在場觀察,但是觀察是一回事,國會議員仍不適宜實際參與談判。重點在於,他必須接受國會的實質監督,直到現在我們仍看到總統試圖,甚至是意圖要讓這項協議有自動生效的機制,這是讓我們無法接受的。我們堅持必須要在國會同意的情況才能簽字,至少要在國會同意的情況下才能生效,總統不要告訴我們這個沒有前例可沿用,只要大家看看美國與韓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到現在美國國會尚未同意的情況下,他們也還未正式簽署,也沒有生效。所以在這一點上,請總統不要迴避對國會的尊重與國會權力的拘束。

 

提問:馬政府一直提到,如果我們跟兩岸簽署ECFA是有助於簽署FTA,您覺得這有立論根據嗎?我們不斷要求在談判ECFA的過程中,北京不要阻撓我們與其他國家簽署FTA,馬政府說這是主權國家的行為,所以無須向北京提出如此訴求,你覺得這個看法同意嗎?

 

蔡主席:總統這樣的邏輯讓我們有點擔心,就是因為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我們才有權力要求中國承諾不阻撓我們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如果我們是中國的附庸,我們根本沒有權力去跟它表示反對,要它承諾不要政治干預我們。所以總統這樣的答覆在政治與法律邏輯上都有問題。

 

事實上我也私底下去問了幾個主要的國家的朋友:如果中國跟我們簽ECFA,我們一定就可以跟你們簽FTA嗎?他們說沒有這個道理,我相信總統也心知肚明,唯一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確切的擔保,就是中國可以對外說明它不願也沒有權利干預我們與其他國家簽署FTA。

 

提問:總統講到有人擔心如果對中國的投資與貿易依賴度增加,是否會讓中國對我們的政治要求與影響力更大,他則舉日本與韓國的例子來否定如此的說法,您的看法是?

 

蔡主席:如果你是一個樂觀的學者你可以這樣說,但是身為一個國家的總統就不能這樣說,一個國家總統要對這個國家可能產生的風險,做一個很思慮周全的思考。總統覺得日本與韓國沒有過度依賴的問題,但是日韓對於中國的貿易依存度並不如我們這麼高,像日本大概只有兩成而我們大概有四成以上,如果加上我們透過香港進入中國的產品大概占我們所有出口比例將近五成。再加上我們經濟實力的大小跟日韓甚至美國是相差甚遠的,以我們在政治上相對的弱勢,再加上經濟上幾乎有一半的比例是往中國出口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擔心台灣前途的人都會想像的到兩件事情,第一就是因為現在經濟的過度依賴,未來在政治上還能保有自己的選擇權嗎?第二,要想想自己經濟安全的問題,雖然中國充滿著機會,但相對也充滿著風險,其實中國的經濟也是亞洲經濟整體發展最不確定性的來源,那我們要將所有這麼大的風險放在中國嗎?對於任何一個主持國家大政的人,都應該替國家想想,風險有無過度集中在一個國家,而且這個國家在未來十年即將面對許多外來與內部的挑戰,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

 

提問:談判團隊如果有利益迴避的問題,就要離開談判團隊,是指江丙坤嗎?

 

蔡主席:這個外面報導很多,當事人應該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