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1
蔡英文:針對無可迴避的挑戰,扛起責任、展開社會對話
為與社會對話,凝聚人民對未來國家發展的共識,民主進步黨特別舉辦四場「台灣無可迴避的挑戰」社會對話系列座談會,首場於今(11)日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聚焦討論「人口老化下的社會發展」主題,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瞿海源主持,與會者包括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林全、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等人,透過共同對話、正視並因應台灣人口老化的趨勢。
蔡英文主席於致詞時表示,很多人都說,台灣的政治人物、甚至於政黨在看事情或許比較短視,只有現在,沒有歷史感,也沒有對未來的前瞻。政治人物每天睜開眼,關心的是今天的報紙頭條是怎麼說的,或者是今天我要怎麼說。唯一的遠見,很可能就是關心要怎麼打下一場選舉,這樣的說法似乎是符合現狀,但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現狀。
如果政黨或是政治人物只關注於現在,沒有為國家的將來多一點深思和努力,這個社會將常常沈浸在感嘆中,「如果能提早做些什麼,現在就不會如何如何」。其實這種懊悔在台灣社會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我們總是在天災人禍、經濟風暴、或社會巨變之後,才發現以前所忽略的問題,現在必須要付出代價。
對此,蔡主席說,她不希望台灣永遠處在這樣的循環中,更期待民進黨不但不要助長這樣的循環,還要能成為一個前瞻、有遠見的政黨,和台灣人民一起努力現在、也擘劃未來。所以民進黨在今年,希望能夠提出一個向前眺望十年的政策綱領,鞭策自己向前看,這樣我們才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們現在的努力是為了後代子孫。
她強調,從今天開始的這個系列座談─「台灣無可迴避的挑戰」,就是一個起頭。我們非常感謝與期待,大家和我們一起來關心這些議題。其實每個人心中的「未來」,各自有不同的圖像;但這些各自不同的「未來」,
卻面臨著同樣的趨勢與挑戰。這些挑戰,可能是順風、也可能是逆風,完全看我們是否能看清它、適應它、進一步克服它。
蔡主席並指出,回顧我們的歷史,台灣社會總是面臨著不同的挑戰,但也都會有一股力量應孕而生,推動著國家向前邁進。例如在二、三十年前當我們生活在政治高壓統治的那個年代,社會公平正義遭受到嚴重的扭曲,但是也因為一股改革的力量隨之誕生,把台灣帶向民主化的變革與進步。現在的時空環境雖然不同,所面臨的挑戰的內涵也不同,但是她相信只要我們有心,我們也可以成為這個時代中引領改變的那一股力量。
蔡主席強調,今天我們座談會所要談論的,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議題,也就是我們這個社會所要共同面對的人口老化的趨勢,這是未來10年台灣無可迴避的挑戰之一。在這個挑戰之下,我們將會面對的是:是一個人口攀過高峰開始減縮的社會、是一個年輕人的負擔越來越重的社會、是一個為上一代揮霍付出代價的社會、是一個產業以及就業面臨變遷的社會、是一個需要國家提供醫療照養的社會、也是一個財富分配將要重新洗牌的社會。
此外,蔡主席說,面對這個挑戰,處理起來可說是千頭萬緒,但我們把人口老化議題放在第一場的重要理由,是因為它牽涉到這一個世代和下一世代之間的「世代正義」。10年後,老年人口將占人口的16%,這個比例還會越來越高;未來的台灣社會,將由眾多需要被照顧的老人、不想生育的年輕人、和為數越來越少數的兒童所組成。也因此,我們下一代的年輕人將背負著莫大的壓力,他們拖著沈重的腳步,覺得自己走不快、也跳不高。也因為扛著國家的擔子實在太沈重,對自己的未來難以期待,他們必然會回頭檢討我們這一代,到底做錯了什麼,讓他們必須過著那樣的日子,到那時候,台灣社會要面對的很可能不是藍綠之間的信賴問題危機,而是世代之間的信任問題。
最後,蔡主席表示,這樣的苦果應該要避免。所以面對共同的未來,我們必須看遠一點、想遠一點,讓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有縱深,這或許就是台灣最好的出路。那麼,也有人問:「眼前的危機何其多,為什麼夢想10年?」但我要說:「今日不做,又要等待到何時開始做?」民進黨必須要扛起責任,針對這些無可迴避的挑戰,展開社會對話,讓專家學者、社會團體、及所有關心的朋友們,和我們一起來建立台灣人民共同的願景,來代替過度氾濫的政治對抗。除了社會發展主題之外,我們也將針對環境、經濟、國際的議題,為台灣的未來做全面性的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