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7
ECFA也需要「馬勒」 民進黨提3繩索盼懸崖勒馬
報載國共兩黨商簽ECFA陷入僵局,對此民主進步黨發言人蔡其昌今(17)日表示,作家張曉風日前建議成立「馬勒協會」,請馬政府懸崖勒馬,民進黨建議ECFA談判也要「馬勒」,因為馬英九把台灣人民的身家財產都賭在ECFA,還一路「膨風」ECFA的效益。現在中國不願意「讓利」,馬英九只好聽民進黨的建言調整談判步伐。
蔡其昌說,馬總統月前與蔡英文主席辯論時說要「險中求勝」,欲將台灣人民的未來孤注一擲於ECFA。馬總統一路「膨風」的ECFA效益,現已快速「消風」,譬如馬總統說ECFA內容包括減免關稅、投資保障與保障智慧財產權三大部分,但根據媒體揭露,這次談判只將「投資保障」納入名稱,以後才會協商細節。事實上台商都希望兩岸趕緊完成投資保障協議,民進黨也認為投資保障應與ECFA談判脫鉤,豈料馬總統卻在辯論中強硬將投資保障放入ECFA架構中,如今又改口投資保障內容要以後協商。如此攸關台商權益的重要事項,到底要人民等多久呢?
再者,馬英九說台灣列入的早收清單包括石化、紡織中上游、機械、汽車及其零組件以及金融業,中國方面卻以12項石化產品敏感為由,反對納入早收清單;而對汽車採配額管制方式納入早收清單,中國卻對配額數量很有意見。幾乎馬英九期待納入早收清單、不斷釋放利多的產業,中國方面都充滿排斥和疑慮。
蔡其昌也提到,蔡英文主席一再告誡馬政府,一旦簽署ECFA,台灣將落入十年開放期程的框架中,而馬英九回應說,協議文本中只寫入「協議簽署後的一年內展開談判,但不載明自由化完成的時間表」。如今中國堅持貨品貿易協議應設定完成的談判時程,並逐步取消對中國產品的歧視性待遇,以利兩岸貿易正常化。不知道馬英九面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是否先前說的話還算數?
蔡其昌說,馬總統草率決策後執意簽ECFA,一再膨風其經濟效益的具體事例,結果卻像俗諺的「膨風水蛙割無肉」。馬英九誇大ECFA的效益,一經試煉就不堪一擊。民進黨必須再次警告,ECFA並非馬政府說的美好,相反,談判過程是危機重重;如果台灣沒有做好準備,如此爆衝式的兩岸關係,將為台灣帶來無窮的災難。
就像日前作家張曉風呼籲成立「勒馬協會」,蔡其昌說民進黨也提出用來防止ECFA爆衝的三條「勒馬」繩索。他說第一條繩索是,馬政府重新思考兩岸經濟戰略與步驟,即兩岸政策不能爆衝,台灣應該接軌,並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起走向中國。第二、調整談判策略,備妥替代方案,去除談判時間表,否則台灣將因失去談判主動權而遭予取予求。第三條繩索是去除黑箱作業心態,將ECFA談判內容開誠布公,放慢腳步、去除疑慮,凝聚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