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9

民主進步黨第十三屆第六十七次中常會新聞稿


 

在民主進步黨今(19)日第13屆第67次中常會中,黨主席蔡英文針對英國大選後情勢表示,自由民主黨在是否進行選制變革及讓渡國家權力給歐盟等議題上爭取到由公民投票決定,作為與保守黨結盟的條件,顯示公投確實能補足或化解代議政治的困局。這也是民進黨呼籲馬政府必須正視直接民意,支持人民發起的公投運動,作為解除人民對政策疑慮的理由之一。

 

針對馬總統今(19)日提出的「六國論」,發言人蔡其昌轉述蔡英文主席的回應說,馬總統所謂的「創新強國、文化興國、環保救國、憲政固國、福利安國、和平護國」等名詞,應該要再加上一句「口號治國」,才更貼近馬政府執政的現實。

 

蔡其昌說,在馬總統所說「六國論」的六個項目上,馬政府產業發展策略盡是舊思維,與創新背道而馳;只照顧大財團利益,造成環保與福利同步倒退;文化試圖與中國同軌,和平以犧牲主權及對等尊嚴來換取;憲政體制上更是由雙頭馬車的「雙首長制」倒退為以黨秘書長為核心的「總書記制」。「六國」的說法聽在人民耳中,就是「口號治國」,那六句口號與馬政府的現實作為落差懸殊,宛如「633」的再版。

 

蔡其昌還說,台灣在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競爭力排名竄升,民進黨也認為可喜,但該報告主要反映企業經商條件,被看成企業財團的利多指標,無法呈現庶民生活的實況。他強調,馬政府執政兩年,失業率在6%的高檔徘徊、勞工薪資倒退為13年前的水準、房價與薪資差距擴大、貧窮戶數與人數上升15%、油電價與健保費同步調高、自殺通報人數屢破紀錄。這些庶民生活指標才能真實反映人民的生活,政府應同時檢視企業利多指標與庶民生活指標,以免錯判自己的表現。

 

今日中常會邀台灣智庫資深研究員柳嘉峰博士,就英國大選觀察與分析進行報告。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轉述蔡主席看法說,各國政府在過去十年面臨多重挑戰,一個無法解決人民問題的政府,就無法在民主制度中繼續執政。尤其傳統上以左或右的意識型態為單一信仰的政黨,已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或面對現代的挑戰。如何與時俱進成為有能力的現代政黨,是民進黨也是所有為國家人民利益努力的政黨追求之目標。

 

事實上民進黨在1990年代晚期,曾以英國工黨的「新中間路線」或「第三條路」作為轉型的參考。近年國際局勢丕變,尤其中國挾其龐大市場及資金在世界各國大舉投資合作,絲毫不掩其縱橫世界之野心,全球都可感受到中國崛起這股壓力。國民黨政府未能有效解決國內問題,卻以ECFA為萬靈丹,等於是把台灣前途鎖在兩岸,見不到任何發展前景。

 

蔡主席會中表示,民進黨要證明有解決人民切身問題的能力,能照顧台灣國家利益,因此提出十年政綱以面對新的挑戰,維持台灣永續發展。至於英國出現二次戰後首見的聯合政府,由意識型態歧異的保守黨與自民黨聯合執政,可以預見未來若出現重大爭議,除了靠兩黨協商,還會以訴諸人民直接意見的方式補足代議政治的困局。民進黨呼籲馬政府也該正視直接民意的重要性,視公投為有效解除人民疑慮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