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8

蔡英文:成立文化傳習中心,協助雲林發展在地經濟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8)日由雲林縣長蘇治芬、立委劉建國及立委參選人陳憲中等黨公職陪同,參訪虎尾鎮的布袋戲館,全程並由布袋戲國寶大師黃俊雄導覽解說,了解布袋戲的演變,黃俊雄隨後贈送蔡英文一只關公的布袋戲偶,他說關公象徵正氣,希望能保佑蔡英文順利當選總統。蔡英文致詞時則肯定布袋戲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而雲林有農業、有文化,是最適合發展在地經濟的地方。蔡英文會中除了與多位在地藝文界人士及鄉親交流意見,也承諾若明年當選總統,將協助雲林成立布袋戲或地方文化的傳習中心。

 

蔡英文表示,雲林是有特色的地方,也是一個農業大縣,英文有個字是agriculture,culture指的就是「文化」,因此不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台灣,農業與文化就是一個相通的觀念,蔡英文說,這幾年來雲林做為台灣的穀倉,帶來很多豐富的農產品,所以雲林是最好發揮在地經濟的地方,因為這裡有農業、有文化,擁有最好的組合;此外,也有很多與農業息息相關的文化資產,就像是轟動全台的布袋戲,她重申雲林是最好發揮在地經濟的地方。

 

蔡英文說,自己一直到長大都還看布袋戲,連父親七、八十歲了也看布袋戲,這已經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也是小孩、成年人與老人家共同的娛樂,她認為,很少看到全台灣的人一起觀賞某個藝術活動或演出活動;布袋戲無疑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在生活經驗上非常難忘的經驗。

 

蔡英文接著表示,很希望有一個場所,能讓經驗的傳承得以接續,現在這個布袋戲館偏小,也沒有讓它存有傳承的功能,因此她很認同蘇治芬縣長談到要有一個布袋戲或地方文化的傳習中心,蔡英文承諾,「這種錢應該花」,因為跟現在馬政府花錢的預算,動輒就是幾十億、幾百億相比,這種錢相對少,效益又更高。她也指出,樂見有民間企業參與,因為民間企業可以在產業化的過程中,落實企業責任,改變企業形象,因此十年政綱也特別提到中小型企業在下一個世代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就是要避免大財團、大型的工業生產成為台灣經濟唯一的主力。

 

此外,蔡英文進一步指出,文化過去是消費財,但在今天是生產的財貨,我們願意投資文化,也表示我們願意有一個產業的成長契機,在整個過程中,不但要保留文化,更要讓文化成為一個資產,成為大家可以投資,且可以做為國家經濟活動的重要項目;蔡英文說,這個過程雖然困難,跟開一間工廠製造很多工業產品是截然不同的,而是一個人的感覺與創意,是一個人在快樂的時候、悲傷的時候、疲累的時候以及精神振奮時候,所產生的不同的表達方式,這些都是要靠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把它表達出來,這是最貼近人心,也是每天生活所需。當然它在經濟上的需求也是最大的地方,過去只注意到工業產品的生產,忘了我們自己也是文化的消費者,忘了我們的感情與需求也可以創造出很多的產業,這就是所謂的在地經濟、內部的需求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同時也可產生台灣下一個世代產業,值得國家投資、協助發展。

 

最後,針對土地改革問題,蔡英文表示,全台灣違法的工廠大約有三、四十萬家,大部分都蓋在農業用地上,應該思考國家的機制是否出了問題,如果不面對問題,永遠都是工業與農業爭地,農業是工業的製造者跟農業的耕種者之間的衝突,國家必須對此提出有系統的解決方案,她指出,民進黨在十年政綱中有提出討論,也已著手在進行白皮書。她強調,如果將問題丟給地方政府,他們能力一定有限,應由中央政府主動帶領,將整個系統做一總檢討,一次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