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4

韓國FTA連結全球 陳其邁:馬政府死抱「一中市場」


 

        針對12日美國國會通過與韓國的FTA(自由貿易協定),韓國-歐盟FTA也已經於今年七月開始實施,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表示,相較韓國政府有計畫且積極完成跟美國、歐盟、東協等主要經濟體簽署FTA,馬政府除了只有跟中國簽了架構性的ECFA之外,原先承諾跟其他主要經濟體的FTA簽署則是陷入空轉,嚴重跳票,反而讓台灣的經濟鎖在中國,徹底被邊緣化。
         陳其邁指出,在馬英九還在吹捧ECFA效果之際,韓-歐盟FTA已於今年7月1日生效,九成以上的商品可免關稅自由進出口,據經濟部國貿局評估報告指出,台灣廠商將比韓國多付出2%~14%關稅成本,受衝擊及威脅的產品約有1,500項(出口歐盟52.65億美元,約新台幣1,527億元),占台韓競爭產品金額36%,占2010年我對歐盟出口總值16.8%。如今韓-美FTA也預定在明年1月1日生效,屆時對台灣廠商出口的衝擊將更甚於韓-歐盟FTA。
        陳其邁說,近年來韓國的各項經貿表現已經逐漸將台灣拋在後面,今年1至8月的出口成長率韓國23.9%,台灣只有15.7%;8月的失業率韓國只有3.1%,台灣則高達4.45%;2010年人均國民所得韓國已達2萬742美元,台灣只有1萬8千588美元。他說,隨著韓國與主要國家FTA的全球戰略佈署完成,未來台灣與韓國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陳其邁強調,馬英九跟國人宣傳ECFA是與國際接軌的敲門磚,保證只要簽了ECFA,我國一定能和美國、日本、歐盟、東南亞簽署FTA,還說會親自領軍和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洽談簽訂FTA,現在證明是一張跳票的空頭支票。陳其邁說,面對台灣主要競爭者韓國的全球戰略布局,馬政府仍只抱著「一中市場」的ECFA,也不見馬英九對於要跟主要經濟體簽署FTA,展現「勢在必行、越快越好」的決心,可見所謂的「黃金十年」都是空談。
 
附表 台灣、韓國推動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比較一覽表

 
韓國
台灣
已生效
1.            智利 (2003年2月簽署,2004年4月生效)
2.            新加坡 (2005年8月簽署,2006年3月生效)
3.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2005年12月簽署,2006年9月生效)
4.            東協 (貨品貿易協定2006年8月簽署,2007年6月生效;服務貿易協定2007年11月簽署,2009年5月生效;投資協定2009年6月簽署,2009年9月生效)
5.            印度 (2009年8月簽署,2010年1月生效)
6.            歐盟 (2010年10月簽署,2011年7月生效)
7.            祕魯 (2011年3月簽署,2011年8月生效)
1.            巴拿馬 (2003年8月簽署,2004年1月生效)
2.            瓜地馬拉 (2005年7月簽署,2006年7月生效)
3.            尼加拉瓜 (2006年6月簽署,2008年1月生效)
4.            薩爾瓦多 (2007年5月簽署,2008年3月生效)
5.            宏都拉斯 (2007年5月簽署,2008年7月生效)
已簽署
1.        美國(2007年6月30簽署)
無
談判中
加拿大、墨西哥、澳洲、阿拉伯海灣國家合作委員會(GCC)、土耳其、哥倫比亞、紐西蘭
1.        新加坡:台新經濟夥伴協議(ASTEP)已進入實質談判,以1年內完成簽署為目標。
評估中
日本、中國大陸、中日、南美共同市場(MERCOSUR)、俄羅斯、以色列、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越南、中美洲
1.            菲律賓:刻正進行FTA可行性研究。
2.            印度:刻正進行FTA可行性研究。
3.            印尼:刻正與民間智庫進行FTA可行性研究
資料來源:立法院「預算中心」《101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