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4
面對歐債危機及全球不景氣,陳其邁:民進黨比馬政府更有能力因應國際變局
面對歐債危機及全球不景氣,陳其邁:民進黨比馬總統更有能力因應國際變局
受到歐美債信危機的影響,全球景氣受到二次衰退的威脅,國內外專業機構紛紛調降台灣明年的經濟成長率。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表示,比較民進黨政府執政八年跟馬政府執政三年多的結果,包括經濟成長率、就業率、勞工收入所得、貧富差距、國家財政等面向,均證明民進黨比馬政府更有能力處理經濟事務,明年蔡英文當選後,將立即成立「安定經濟對策小組」,啟動穩定國內經濟及金融相關機制,帶領台灣因應國際經濟變局。
陳其邁指出,馬總統在這幾次的辯論及政見發表中,說「拚經濟還是國民黨比較在行」,「馬政府三年執政優於民進黨執政八年」,但是數據會說話,民進黨交給馬政府時,經濟成長率5.98%、失業率3.84%、股市9,295點,但是馬政府執政三年多到現在,經濟成長率只有4.51%、失業率上升到4.28%、股市跌到7,110點,顯示馬總統經濟治理的無能,卻又企圖混淆視聽。
陳其邁說,馬總統執政下,勞工、農民的收入所得也比民進黨交給他時還要低,也導致貧富差距更加惡化。比較2007年跟2010年的數據顯示,勞工的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從3萬5,693元,倒退至3萬4,388元;農戶年所得則從93.7萬元降到88.5萬元;低收入戶戶數更從2008年第二季的87,664戶增加到今年第二季的114,437戶。
陳其邁表示,馬總統常常把跟中國簽ECFA當作任內最重要的政績,但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台灣產品在中國進口市場的占有率,卻是由2010年的8.3%,下降至今年1至11月的7.2%,而民進黨交給馬政府時(2007年)還有10.6%的水準。此外,馬執政這段期間,一方面僑外對台投資萎縮急凍,由2007年的154億美元下降至今年1至11月的45億美元;另方面,台灣赴中國投資金額卻不斷創歷史新高,由2007年的97億美元,大幅增加至今年1至11月12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導致國內投資活水的匱乏,經濟發展喪失新的動能。
陳其邁強調,造成這一波全球不景氣的主要震央在於歐美債信的危機,突顯國家財政紀律的重要性。馬政府執政三年多,舉債超過一兆三千多億,近三年的中央政府赤字平均達4千億元,反觀民進黨執政後期,2007年舉債1,017億元、赤字也控制在107億元,幾乎財政平衡的狀況,而該做的基礎民生建設、產業發展、社會福利,一樣也沒有少,一再證明面對歐美債信危機、全球經濟的不景氣,民進黨比馬政府更有能力處理,帶領台灣因應國際經濟變局。
(附表)
面對歐美債信危機、全球經濟不景氣,民進黨比馬政府更有能力處理
項目
|
民進黨執政結果
|
馬政府執政結果
|
經濟(GDP)成長率
|
5.98% (2007年)
|
4.51% (2011年預估值)
|
失業率
|
3.84% (2008年5月)
|
4.28% (2011年11月)
|
股市加權指數
|
9,295 (2008.5.19)
|
7,110 (2011.12.23)
|
房價所得比
|
全國7.3台北市8.9
(2008年第二季)
|
全國9.0台北市16.2
(2011年第2季)
|
實質經常性薪資
|
35,693元 (2007年)
|
34,388元 (2010年)
|
月收入不滿三萬元的受雇勞工人數
|
328.1萬人 (2007年)
|
355.1萬人 (2011年)
|
平均農戶年所得
|
93.7萬 (2007年)
|
88.5萬 (2010年)
|
貧富差距 (五等分家庭所得倍數)
|
5.98倍 (2007年)
|
6.19倍 (2010年)
|
低收入戶戶數
|
87,664戶(2008年第二季)
|
114,437戶(2011年第二季)
|
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
|
3.72兆 (2007年)
|
4.92兆 (2011年預算數)
|
中央政府舉債
|
1,017億元 (2007年)
|
4,797億元 (2010年)
|
中央政府赤字
|
107億元 (2007年)
|
4,114億元 (2010年)
|
台灣產品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佔有率
|
10.6% (2007年)
|
7.2% (2011年1-11月)
|
僑外對台投資
|
154億美元 (2007年)
|
45億美元 (2001年1-11月)
|
台灣對中國投資
|
97億美元 (2007年)
|
124億美元 (2011年1-11月)
|
人民痛苦指數 (失業率+通貨膨脹率)
|
5.71 (2007年)
|
6.18 (2010年)
|
民進黨政策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