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1
面對歐債風暴 陳其邁:舉債逼近上限 馬總統讓台灣陷入債務危機
針對今(11)日行政院再次召開「經濟景氣因應策略小組」會議,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表示,馬政府執政三年多,舉債超過一兆三千億元,法定舉債空間剩不到四千億元,面對歐債危機,屆時若是二次衰退或不景氣來臨,政府將無舉債因應的空間,甚至可能陷入債務危機,在相關財政政策子彈匱乏的窘境下,現在馬政府所提出的景氣對策方案,恐怕都只是淪為畫餅充飢的做法。
陳其邁指出,依「公共債務法」規定,我國中央政府法定債限是前三年平均GNP(國民生產毛額)的40%,按照中央政府總預算的編列,2011年底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餘額將達4.92兆元,佔前三年平均GNP的比例已經達到三十七%,距離四十%的舉債上限只剩下不到四千億元舉債空間。他說,以過去馬政府一年平均舉債四千億的規模推估,馬政府很快就將用完法定舉債的空間,屆時根本就沒有多餘的子彈來應付國際經濟二次衰退威脅的變局。
陳其邁表示,當初民進黨政府交給馬政府的時候,不但財政健全而且經濟體質良好(詳見附表),所以台灣才有實力安然度過2008年的國際金融風暴。但是,馬政府採取的因應對策,並沒有把錢花在刀口上,只會亂花錢,例如推出「發放每人新台幣3600元,總金額達856億元的消費劵」、「4年5千億擴大公共建設方案」,陷入「為了支出而支出」的迷思,事後連自家的審計部報告都指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證明馬政府因應經濟景氣變局的解決方法,就只會花大錢,根本就是錯誤的經濟政策,結果就是浪費虛擲、債留子孫。
陳其邁強調,馬政府執政三年多之下,如今舉債逼近上限,國家財政紀律敗壞,馬政府根本沒有能力處理歐債危機給台灣經濟帶來的衝擊,為了能讓台灣人民安居樂業,台灣需要一個更有能力的領導人以及治國團隊。
附表 「馬政府上台前後經濟體質」(民進黨政策會整理)
項目 |
民進黨交給馬政府時 |
馬政府執政結果 |
經濟(GDP)成長率 |
5.98% (2007年) |
4.51% (2011年預估值) |
失業率 |
3.84% (2008年5月) |
4.28% (2011年11月) |
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 |
3.72兆 (2007年) |
4.92兆 (2011年預算數) |
中央政府舉債 |
1,017億元 (2007年) |
4,797億元 (2010年) |
中央政府赤字 |
107億元 (2007年) |
4,114億元 (2010年) |
股市加權指數 |
9,295 (2008.5.19) |
7,053 (2012.01.03) |
房價所得比 |
全國7.3台北市8.9 (2008年第二季) |
全國9.0台北市16.2 (2011年第2季) |
實質經常性薪資 |
35,693元 (2007年) |
34,388元 (2010年) |
月收入不滿三萬元的受雇勞工人數 |
328.1萬人 (2007年) |
355.1萬人 (2011年) |
平均農戶年所得 |
93.7萬 (2007年) |
88.5萬 (2010年) |
貧富差距 (五等分家庭所得倍數) |
5.98倍 (2007年) |
6.19倍 (2010年) |
低收入戶戶數 |
87,664戶(2008年第二季) |
114,437戶(2011年第二季) |
台灣產品在中國進口市場的佔有率 |
10.6% (2007年) |
7.2% (2011年1-11月) |
僑外對台投資 |
154億美元 (2007年) |
38億美元 (2010年) |
台灣對中國投資 |
97億美元 (2007年) |
122億美元 (2010年) |
人民痛苦指數 (失業率+通貨膨脹率) |
5.71 (2007年) |
6.18 (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