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3
蔡英文:改變,為了下一代的台灣
選戰進入最後24小時,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13)日上午由立委候選人林右昌陪同前往基隆市進行掃街拜票,為選舉最後階段奮力衝刺,以下為蔡英文掃街前致詞全文:
大家早,今天是最後一天,明天就要投票了。在選前的最後一天,我們選擇從台灣頭開始掃,我們今天,要從我們的基隆開始掃,一直掃到新北市汐止和台北市。晚上也有兩場晚會,一場在桃園,一場在板橋競選總部。所以,今天是不是所有的基隆朋友我們一起掃街,一起到板橋晚會湊熱鬧好不好?
親愛的國人同胞,大家早安,大家好。
選舉的最後一天,我們要所有的選民,冷靜地想一想這個問題。台灣,還要再對立下去嗎?朝野政黨,要一直對抗下去嗎?過去的這段時間,在各地的演講會場,我都看到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來聽演講。還有許多懷孕的準媽媽,一隻手,扶著大肚子,另外一隻手,拿著TAIWAN NEXT 的旗子。
在鄉下的農村,我們會看到阿公、阿嬤帶著孫子,在路邊跟我們揮手;在原住民的部落,我們看到很多的小朋友,光著腳丫子,跑出來跟我握手,如果你注意看他們的眼睛,他們的眼睛都是特別的明亮。
看到這些孩子,我的心裡有很深的感觸。我一直在想:我們這一代,到底要留什麼給下一代?我們要留給孩子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我相信,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對於台灣的未來,最關心的問題。也就是這一次總統大選,最重要的意義。
台灣歷經國民黨長期威權統治,解除戒嚴之前,社會運動開始風起雲湧,經過一次又一次衝撞、抗爭的過程,人民的力量,終於開啟了民主的大門。
過去,民主改革跟本土化的訴求,在首次政黨輪替之後,逐步地獲得實現,但是,認同的分歧、階級的不公平、轉型正義尚未完成、以及黨國威權的遺緒,包括不公不義的黨產問題,仍然是台灣民主發展一直無法安定的因素。
儘管歷經兩次政黨輪替,台灣社會仍然無法跳脫二元對立的政治僵局。政治的對立,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社會的和諧跟台灣的未來競爭力。我們認為,政黨輪替必然會成為民主的常態,但是,政治的對立,不應該是台灣政治的常態。認同分歧的社會,永遠有危機感;一黨獨大,只會造成不信任感。唯有推動「協商式民主」,才能建立安定的社會,政治的共識。所以,我主張第三次政黨輪替,應該是政黨對立、政治對抗的終點。
2012的選舉結果,應該是朝野合作、政局穩定的開始。我知道這個工作很艱難,但是,蔡英文的背後,有人民支持的力量。未來的四年,我們一定做得到! 這一步,台灣一定走得到!所以台灣要團結,政治要安定,本來就一定要有所改變。
明天,這個改變未來的機會,就掌握在你、我,每一個人的手中。我們要用手中的選票,帶領台灣的民主,跨越一個全新的階段。我們要停止內耗,我們要走向理性溝通、包容團結的新時代。這也是民進黨的自我期許,也是蔡英文對台灣人民莊嚴的承諾。
蔡英文對台灣的承諾,是人民的期許,所以我的承諾是:
第一、 選後,我們將主動拜會各主要政黨,對於新內閣組成的方
向,以及未來朝野合作的空間,以及政權交接期間,國內政局的穩定,尋求最大的共識。
第二、 未來新政府的組成,將以清廉、效能、安定政局為最高的
原則。不會有政黨本位的思考,我們一定會尊重在野黨、尊重國會、尊重社會多元的意見,組成一個多元包容、安定政局的「大聯合政府」。
第三、 在政權交接期間,我們將結合學界、智囊、勞工及企業領
袖,成立「安定經濟對策小組」,並且跟國會協同合作,提供意見,與新的國會一起努力,協助現在的政府穩定國內的財金跟經濟情勢。
第四、 兩岸關係的持續穩定,是選後的第一要務,也是我們要跟
各政黨與新國會協商合作的重大議題。我們將成立「兩岸對話工作小組」,邀請具有公信力的社會領袖共同加入,建立新政府跟對岸可以相互信任的溝通管道,開啟兩岸理解、互信、長久穩定的新階段。目前各項協議,新政府會概括承受,也希望建立兩岸未來的新共識,達成互惠雙贏的新協議。
第五、 台灣經過三次的政黨輪替,台灣的進程將是國際社會有目
共睹的成就。台灣和中華民國,是亞洲和全世界最重要的民主成員之一,我們將要善盡責任,扮演我們積極奉獻的角色,也要為2300萬人民,爭取國際社會應有的地位和尊敬。
親愛的國人同胞,距離投票,只剩下不到24個小時,在這裡,我要誠懇地呼籲所有的選民,最後的一里路,我們堅持平和、理性,
一起充滿了信心走過去。
台灣一定會贏、民主一定會贏!
明天,讓我們充滿希望,堅定地用手中的選票,為自己跟下一代,改變台灣、改變未來!明天,讓我們用歡喜、包容的心,迎接一個新的時代、一個新的政治、新的台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