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7
蘇貞昌主席接見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波頓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7)日於中央黨部偕同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與立法委員蕭美琴接待美國前駐聯合國代表波頓大使(John R Bolton)率領之「美國企業研究院」(AEI)訪團。雙方會晤一小時,主要就國際與兩岸情勢交換意見,會中觸及亞太安全議題、兩岸關係、台灣的國際空間、美國大選情勢、與台美經貿等重要議題.
波頓大使是蘇主席上任以來首位接見的重要外賓,也長期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他特別恭賀蘇主席的當選。蘇主席則是首先針對最近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1屆亞洲安全會議(又稱香格里拉對話)相關議題向波頓請教。蘇主席特別提及美國國防部長潘內達宣佈美國將於2020年之前有計劃轉移60%海軍軍力至亞太地區,而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缺席此次會議,讓美中關係呈現既交往又競爭的複雜情勢。蘇主席進而詢問波頓大使-台灣如何在亞太局勢變化與美國重回亞洲的戰略調整下,尋求自身的戰略平衡。
波頓大使表示,台灣應該繼續擴大它在國際上的參與,事實上,台灣具有一個完整的國家地位,它應該有資格參與聯合國,成為聯合國的會員。波頓強調他對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一向非常關注,自李登輝前總統時代就開始關注台灣參與聯合國的相關組織。他認為台灣要參與哪個聯合國的專門機構應該要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雖然目前由於現實關係,中國可以在聯合國阻止台灣的參與,所以美國在這方面儘管支持仍使不上力,但是他相信讓台灣參與更多聯合國專門機構及國 際組織,是對美方有利的,所以他非常樂見台灣在這方面的努力,
波頓大使也指出,美國關切近來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宣稱許多島嶼領土主權的情形,甚至用軍力來威脅周圍國家,美國希望能透過和平方式達到圓滿結果。波頓大使相信台灣應該可以發揮更多影響力。
蘇主席強調,波頓大使的說法正是民進黨長期的主張,亦即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不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主權獨立現狀的改變都必須經過全民公投的同意。蘇主席認為,民進黨在中國政策立場上的長期堅持是對的,但在態度上、方法上可以與時俱進。不過,我們要注意的不僅是台灣內部的政治情勢,也不是只有兩岸之間的關係,而是要注意到整個亞太的情勢,包括整個中國與美國間關係的變化,和中國內部情勢的演變。同時,台灣與中國交流時應注意中國基層人民態度的變化,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與物質生活的改善,對岸人民對自由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就如同台灣人民在戒嚴時期對自由民主的渴望一般。
對於中國未來發展,蘇主席贊同波頓大使對中國內部不穩定的觀察。他舉日前發生的王立軍與陳光誠事件為例,指出前者引發薄熙來等「高層」的權力鬥爭,後者則是 社會「底層」的維權人士尋求美國協助。加上中國編列的「維穩」預算超過國防預算等事實,再再證明中國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台灣必須審慎關注。
對於美國牛肉議題,雙方也交換看法。蘇主席表示,台灣是民主社會,馬英九政府對於開放瘦肉精牛肉的決策倉促與欠缺溝通,引起人民疑慮與反對。但蘇主席同意波頓大使所說,雙方應該加強溝通,合力把握機會加強台美關係各方面的合作。除了經貿之外,更重要的如美國對台軍售等國防安全議題,尤其面對中國在東海與南海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以及北韓的緊張情勢,台灣應該把握機會,善盡國際責任,致力於東亞區域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