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05
民主進步黨第十五屆第六次中常會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今(5)日召開第十五屆第六次中常會,邀蘇建榮教授報告「台灣當前財政狀況及因應對策」,也討論「檢調機關偵辦案件選擇性針對本黨同志『辦綠不辦藍』因應作為」。針對本黨執政縣市長及立委表現優秀評鑑績優,黨主席蘇貞昌率中常委及主管深深鞠躬向人民致謝,蘇主席也承諾民進黨人一定會更加努力回應人民期待。
有鑑於各機構針對經濟發展及民生物價不斷發出警訊,蘇主席也為經濟崩壞導致人民痛苦、政府部門失職失能表示擔憂。他請立法院同仁更強力監督政府,也呼籲各界一齊發出聲音,不讓國家因為執政黨的亂搞而導致崩壞、不可救的地步。
蘇主席致詞說,政黨應以福國利民為天職,這也是重大的責任,但國民黨執政五年來,經濟衰敗、出口衰退、外資撤離,「政府還帶頭漲價,以致百物飛漲、人民生活痛苦」,「連國民黨自己的地方首長,都站出來和中央嗆聲」。他說,雖然民進黨沒有在中央執政,地方縣市首長也是少數,但近日大家看到,《天下》雜誌發表的民調,民進黨六個執政縣市首長的施政評比都名列前茅;民進黨在立院同樣不是多數,但據公督盟評鑑,立法院八個委員會的評鑑第一名都是民進黨籍,好幾個委員會甚至由民進黨包辦前三名,可見民進黨從政同仁,不論在中央的立院或在地方縣市執政,都非常優秀。
然而「民進黨從政同仁所受的司法折磨,不足為外人道,清白受到質疑的痛苦,難以計算」,蘇主席說,過去幾天,雲林縣長蘇治芬被法院連續一、二審判無罪,回想當初檢調在清晨大動作搜索縣長公館及縣政府,把蘇縣長描述成犯了天大的罪過,四年過去了,事實證明蘇治芬縣長清白無罪。無獨有偶,黨副秘書長李俊毅當初因考察費核銷被起訴,日前也被判無罪;而昨天前秘書長吳乃仁也獲判無罪定讞。」民進黨從政同仁所受的司法折磨,不足為外人道,清白受到質疑的痛苦,難以計算,如今無罪定讞後,「當初濫權追訴的檢察官,也無表示任何責任,雲淡風輕」,「司法變成這種模樣,令人非常遺憾」,相信這也不是一個正常社會所期待的司法。
蘇貞昌指出,宇昌案爆發時,國民黨利用公務人員進行集體污衊,由行政院長交代辦案、閣員配合來變造文件,反觀政院秘書長林益世涉貪,錄音證據清清楚楚,人名、內容聽得清清楚楚,金額還是千萬元起跳,檢調卻偵辦停滯、該傳不傳。再以昨日簽結的「夢想家案」為例,兩天燒掉兩億多元的案子,檢調竟以荒唐的理由簽結,「這邊也沒事、那邊也沒違法,最後還變成說是行政責任」,檢調如此辦案的方式,難怪社會質疑司法辦綠不辦藍。
蘇貞昌還說,監察院職司風憲,卻淪為政治打手,把該保密的事項大肆炒作,國家殿堂變媒體秀場,該查、該辦的案,譬如宇昌案中交辦偽造文件的行政首長,監院不去偵辦,卻另起爐灶續查宇昌案,「該辦的不辦、不該辦的亂辦」,令人深感為憂。
而執政黨罔顧憲法機關職權,辜負人民委託,整體表現荒腔走板,「這更是一個政府要崩潰的前兆、惡兆!」
在聽取蘇建榮針對台灣當前財政問題的精闢分析後,蘇貞昌說,蘇教授提出完整的見解與改革方向,可作為將來本黨監督政府、推動改革的重要參考。蘇主席說,2008年以來,政府收支嚴重失衡,財政急遽惡化。五年內政府債務大幅成長至1兆4900億元,增加速度前所未見,超過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倍以上。馬政府的預算規模大幅擴張,台灣經濟卻每況愈下,表現遠遠不如鄰近國家,廿分位貧富差距更擴大至93倍,顯見政府支出浮濫、效能不彰,沒把納稅人的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他說,希臘的慘痛經驗告訴大家,財政是決定國家興衰的根基。一個財政健全的政府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產業轉型、改善人民的生活;遇到景氣衰退時,政府也才有足夠的力量作為人民的後盾,照顧弱勢、協助中小企業,使經濟走出危機、脫離困境。當前國家財政改革已迫在眉睫,卻看不出政府有決心、有魄力重建財政紀律,民進黨將結合立院黨團、智庫和專家學者,強力監督政府預算,嚴格把關國家財政,避免政府債務失控、債留子孫。
經與會常委討論「檢調機關偵辦案件選擇性針對本黨同志『辦綠不辦藍』因應作為」一案後,蘇主席裁示,從蘇治芬、李俊毅同志的遭遇,我們看到了本黨優秀的從政同志們受到檢方濫權起訴,經歷多年司法纏訟,痛苦不足為外人道,縱算事後證明清白,但所受傷害已難彌補,濫權起訴的檢察官,卻無人能夠監督,受害者無法討公道,這是台灣司法最大的悲哀與荒謬。他說,從大選過程中的變造公文,或是一天燒掉兩億元的夢想家案,社會質疑歷歷,檢方不但未針對相關疑慮做釐清,還將案件簽結,「難以對社會交代!」又如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索賄案,檢方偵辦的效率及投入資源,屢遭社會批評卻未見改善,凡此種種都讓檢調機關失去人民的信任。
蘇主席質疑,國家檢調機關選擇性辦案,「以政黨為界,辦綠吹毛求疵,辦藍輕輕放過」,這不但傷害檢調的自身公信力,更對國家民主與發展嚴重不利。民主進步黨要對檢調長期辦案不公提出強烈的抗議與譴責,除了呼籲國人正視檢調機關此一不當行為外,也請立法院黨團針對這些明顯藍綠辦案不公情事,嚴格監督有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