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2
民主進步黨第十五屆第七次中常會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今(12)日召開第十五屆第七次中常會,邀請胡勝正院士報告「當前台灣經濟情勢及因應」、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報告「檢視陳沖『財經內閣』成績單」。黨發言人林俊憲轉述黨主席蘇貞昌的話說,陳內閣過去半年頻頻開會、作文,把重覆進行的業務包裝成新的振興方案和口號,但是人民對陳內閣已失去信心,企業對這些方案也不抱期待,民進黨要嚴正提醒馬總統,為了讓失靈的行政院能重新啟動,現在已到了該好好思考更換內閣的時候。
吳釗燮「檢視陳沖『財經內閣』成績單」報告指出,陳內閣雖自我標榜財經內閣,結果卻讓台灣的經濟表現每下愈況,主計處八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66%,「『財經內閣』變成了『保一』總隊」;景氣連續九個藍燈,出口衰退、內需不振,投資人信心掉落谷底,政府還帶頭啟動油電、肥料漲價,牽動百業物價皆漲,人民痛苦不已。
吳釗燮總結,陳沖內閣的差勁表現體現在「經濟治理無能」、「口號治國、應對無方」、「拿國際大環境差當藉口」,與「迷信對中經貿萬靈丹」。陳內閣遇到問題時只會喊口號、開會畫藍圖,而政府誤信ECFA可以解決台灣經濟問題,自己卻行政效能不彰、對中小企業投資不友善、無法協助推動產業轉型,導致去年外國人直接投資總額落得全球排名倒數第二的地步,比北韓還差,只贏安哥拉。
蘇貞昌在聽取報告後說,當前各國都面臨歐債危機等困境,但台灣經濟表現卻最差,問題的關鍵就出在政府本身。他說,陳內閣對經濟情勢預判失準,應對無方,甚至帶頭製造問題,執意油電雙漲,造成百物飛漲,增加人民痛苦,當初施政報告承諾的支票通通跳票,不但沒有增加人民的「幸福指數」,還讓人民的「痛苦指數」不斷飆高。
蘇主席說,面對國際經濟情勢的嚴峻,鄰近的韓國半年來已經兩度投入近四千億台幣振興經濟,但陳內閣這半年來,還停留在開會、作文,不斷用舊瓶裝舊酒,把一些已在執行或重覆進行的計畫,包裝成新的振興經濟口號,甚至九月底才要提行動方案,這樣的施政效能和危機應對能力,難怪人民對陳內閣的信心已經低到谷底,企業對這些方案也無感、不抱期待。
蘇貞昌說,要讓企業有感、要恢復人民信心,口號不如具體作為,再多方案也比不上針對人民關切的問題,譬如暫緩電價調漲,讓人民喘口氣有用。希臘在歐債風暴時,人民對政府的信心只剩下個位數,陳內閣如果繼續喊口號,民眾對政府的信心不是不可能從現在的20幾趴降到個位數。蘇主席強調,救經濟不分朝野,沒有政黨之別,民進黨要很嚴肅地提醒馬總統,現在的內閣很明顯已經不能運作,是到了馬總統好好思考換內閣,讓失靈的行政院重新啟動的時候了。
針對胡勝正院士「當前經濟情勢及因應」報告,蘇貞昌裁示說,政府這幾年來缺乏國家發展戰略,施政沒有整體規劃,所以未能在產業轉型、人才培育、研發創新等方面,善盡政府職責,做該做的事,從根本改善產業體質和投資環境,提升競爭力,導致台灣的出口嚴重衰退,經濟表現每況愈下,淪為亞洲國家的後段班。
蘇主席說,主計處已經八度下修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原本樂觀預期可達4.58%,現在調降至1.66%,面臨「保一」恐怕都有困難的挑戰。國內景氣低迷的程度追平金融海嘯紀錄,連支撐台灣經濟成長的出口動能也熄火,連續六個月負成長,顯示國家競爭力和產業轉型出了嚴重的問題。這幾個月來,本黨一再呼籲政府,在當前經濟惡化的時刻,應該特別關注中小企業的困境、青年失業的問題,但政府卻始終毫無作為。對於胡院士指出培育青年就業力、振興中小企業的重要,蘇主席請智庫和政策會納為研擬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