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4
「過庄行聊」關心雲林縣治水,蘇主席籲中央繼續補助防洪建設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連續四天「過庄行聊」下鄉,今(14)日上午到雲林縣關心地方建設及產業發展。蘇主席視察口湖鄉治水工程後表示,民進黨執政時編列八年八百億的治水預算,已經即將屆滿,然而雲林、屏東、高雄、台南等地,仍有許多容易發生水患的地區,因此他再次呼籲中央政府繼續編列預算,畢竟「治水計畫不能一拖再拖」,本黨立院黨團也會正式要求行政院儘快編列並通過治水預算。
在雲林縣長蘇治芬、立委李應元、縣黨部主委林源泉及議員蔡孟真、蔡岳儒、林內鄉長邱志文、口湖鄉長蔡永常等黨公職人員陪同下,蘇主席上午首先視察口湖鄉水利工程。在聽取縣府水利處長林榮川簡報後蘇主席表示,自從蘇治芬縣長上任以來,對農漁民盡力照顧,並且整治地方水患,讓雲林縣「從淹水到清水」,縣市首長滿意度調查也是名列前茅,讓民進黨與有榮焉。
蘇主席說,「水資源」在雲林縣是非常重要的事,雲林縣的水患問題必須完整解決,「治水要快速,要一次到位」。他說,民進黨執政時編列八年八百億的治水預算,現在即將屆滿,呼籲中央政府繼續編列預算,補助各縣市做好防洪治水工程,減輕人民痛苦。
蘇主席下午轉往崙背鄉參訪崙背溫室農業發展現況,以及虎尾鎮2013年農業博覽會基地。蘇主席說,過去農業被多數人視為沒落產業,但現在全球氣候極端、能源漲價,世界往來糧食貿易的運輸費用增加,農業在這個時代反而變得更重要。他說,台灣的糧食有32%是自給自足,68%是靠國外進口,但進口運輸費用實在太高,加上輸出農產品的國家自己也漸漸供不應求,這讓全球各國更重視農業。
蘇貞昌說,過去雲林縣發展農業,其經濟效益一度無法趕上工商大縣,但蘇治芬縣長任內打造「農業首都」,使相關產業開始綻放光芒,現在雲林縣進一步打出「吃安全,找雲林」的糧食招牌,相信一定可以後來居上,培養出更多年收超過百萬元的「百萬新農民」。
針對媒體詢問今日《時報週刊》報導稱蘇主席、黎智英會面涉及「利益交換」一事,蘇主席表示,政黨人士和各方面接觸很正常,他站在民進黨堅持的價值和立場,到廣播電台錄音呼籲反媒體壟斷,是為了整個健康的媒體環境、維護新聞自由,「希望相關當事者不要利用自己的媒體,用過去對付黃國昌教授的那一套,又準備來對付我」。
另媒體詢問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傳出因基本工資調漲暫停實施而請辭,蘇主席表示,民進黨一向主張照顧廣大勞工,同時要求能促進產業升級的整套規劃與運作,但馬政府對弱勢勞工痛苦無感,對產業升級也無應對之方,馬政府過去提的包括「633」、證所稅、基本工資調漲等政見,沒有一個政策是成功的,沒有一個是做到的,而政策失敗也未見到政務官或首長扛起責任,「這樣的政府、這樣的執政者,怪不得民怨沸騰」,「現在大家失望透頂,已經有很高比例的民意要求撤換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