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4
兩岸人權保障不能光說不練
針對馬英九總統日昨(23日)在自由日慶祝大會上表示,希望台灣與大陸的對話,能從經貿文化擴展到人權與法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今天表示,兩岸人權保障不能光說不練,唯有將人權條款納入與中國簽署的各項協議中,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才能得到確實的保障。
洪財隆強調,中國崛起後,人民的經濟生活雖然獲得改善,但中國的人權卻反而受到更多的壓迫,無論是最近的「南方週末事件」,還是持續受到壓迫的民運維權人士、法輪功學員、及圖博人士等四千多位良心犯,甚至去年受到矚目的台商「鍾鼎邦事件」,都是中國人權待遇不進反退的證明。馬總統曾說人權是兩岸距離的指標,如果照這個標準,則現在兩岸間的距離恐怕還是十分遙遠。
洪財隆說,人權是和平的基礎,沒有人權,就沒有和平;沒有人權保障,所有利益都無法獲得堅實的保障。因此,兩岸與其簽署徒有虛名的和平協議,不如簽署兩岸人權保障協議。洪財隆呼籲政府應秉持「先人權、後政治」的原則,作為未來兩岸簽署各項協議的前提,並以人權做為台灣與中國雙邊公民社會合作的開端。
洪財隆表示,台灣政府關心、協助中國改善人權的具體方法其實很多,例如,目前正在商談的兩岸互設辦事處,我方就可以要求在辦事處中建立人權申訴及救濟機制,並讓我方人員可以依「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的精神在對岸進行司法探視,以避免「鍾鼎邦事件」的遺憾再度發生。其次,立法院已經通過「關懷中國良心犯」之提案,政府如果有心,就應加速推動「難民法」或「政治庇護法」的立法工作;此外,政府也可以邀集民間團體共同組成「兩岸人權觀察保障機制」,或建構政府與政府間的「人權對話平台」,以協助保障兩岸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