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9
中國事務委員會新聞稿:引言報告部分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今(9)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台大國發所教授陳明通以諮詢委員會政治組召集人身分,綜整各組諮詢委員的集體智慧,在會中以「台灣的中國議程」為題進行引言報告。報告認為,「主權、安全、人權與賺錢」,是目前台灣人民最為關切的價值追求,也就是台灣人的「台灣夢」;不過,由於「台灣夢」與對岸設定的「中國夢」幾乎是矛盾衝突的,為了「台灣夢」不受到「中國夢」的折騰,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戰略與具體推動策略以玆因應。
報告除指出台灣民眾對「我是台灣人,我的國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有高度共識,超過八成民眾無意於兩岸統一外,並根據近幾年的經驗顯示,確保主權、分配公平、和諧兩岸、順暢交流是台灣人民偏好的策略優先順序。民進黨在確保主權、分配公平較受到台灣人民的支持,國民黨則在和諧兩岸、順暢交流較獲肯定;但任何負責任的政黨都不能偏好或偏廢某一方,什麼才是最佳的策略組合(portfolio),實有賴中國事務委員會的集體智慧。
這份引言報告總計2萬7千餘字,分別從政治、經濟、社會、安全等面向,提出13項台灣面對中國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在社會議題部份,報告特別從公民社會的角度出發,指出過去幾年的兩岸談判,馬政府處處屈就中共的遊戲規則,兩岸關係在國共「九二共識」的默契下,持續「去人權化」,造成台灣工資成長停滯外,隨著台灣人民經商、求學、定居在中國的數量愈來愈多,滋生的議題繁多而複雜,台灣政府部門究竟要如何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必須嚴肅面對。
此外,對於台灣如何累積兩岸公民社會的能量,突破北京所設定的五大統戰平台(博鰲論壇、國共論壇、海峽論壇、紫金山論壇、和平論壇),讓兩岸交流能為更多庶民大眾服務,而非侷限在為少數政治與企業菁英的利益服務?在兩岸經貿中如何降低中國的支點優勢(leverage)?如何增加自由選擇的空間?如何避免進一步被「香港化」?在安全上如何謹慎因應中國軍力擴張,但不尋求與中國對抗?如何在更高的人類進步價值前提下,重新思考台灣的存在,對世界、人類有所貢獻,且不與中國陷入零和的外交賽局?報告指這些都是台灣面對中國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