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7
參訪曼谷萬磅、挽蒲工業區,蘇主席:要做廣大台商的「後頭厝」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率領的民進黨泰國訪問團,今(17)日到曼谷挽蒲工業區參訪上市公司華豐輪胎、泰達電子,關心台商設廠投資的現況及需求。蘇主席向台商表示關心與敬佩,除感謝他們的政策建言,也承諾民進黨定會做全球台商的後盾,「在野時監督政府替台商爭取更佳的投資條件,未來執政時更強化台商與母國台灣的連結。」
蘇貞昌率領前金管會施俊吉主委與立院黨團成員、黨務幹部,昨日傍晚參訪曼谷萬磅工業區的三光金屬公司、泰正德陶瓷與南僑化工,今(17)日上午則至挽蒲工業區,參訪華豐輪胎、泰達電子這兩家台資大廠。蘇貞昌今晚還將於台商座談會上,發表「台灣的現在,人民的未來」專題演說。
華豐輪胎蘇明芬董事長表示,華豐在台灣、中國、泰國等地皆有設廠投資,他們最期盼政府協助爭取讓台灣生產的產品進入東南亞時,能有更低的關稅,以和其他東協及其他國家的產品競爭。總經理陳泰表示,華豐在台灣1945年創設於彰化,替歐洲、日本許多知名汽車輪胎大廠代工,1987年設置的泰國廠,2個廠址共有1400多名員工,主要生產各類腳踏車、機車輪胎,目前還有進一步的擴廠計畫。
蘇主席回應,泰國有總數多達15萬的台商,是我國第三大投資地區,這次率團到泰國,主要就是聆聽台商的心聲與需求,做為擬定經貿政策的參考。他說,民進黨長期主張台灣要有自己的經貿佈局,並確保不被邊緣化,「南向政策」就是希望不要集中於一個籃子,過度偏重投資中國,民進黨也持續檢討自己過去執政時有所不足的地方,累積再起的力量。
蘇主席說,政府要作台商後盾,應該積極與各國政府完成貿易談判,爭取更多有利條件,降低我國產品進入對方市場的關稅是其中之一。此外,我國的人才、技術領先世界,台商不斷努力開創,政府也應該「為孩子找出路,為企業找人才」,在政策上強化人才教育與全球台商之間的連結。
陪同參訪的開南大學副校長、前立委黃適卓表示,現在面對年輕人高失業、企業卻缺工的困境,如何讓人才教育與企業需求連結是關鍵;就如蘇主席「做台商『後頭厝』」的主張,這次他來泰國,就是接洽開南大學九月初與泰國教育單位和台資工廠簽約,提供10名泰國學生全額免費至開南就學,培訓其華文能力與商管知識;此外,開南也要送學生到泰國的台商工廠實習,達到人才與企業的雙贏。
團員一行稍後轉赴在泰國設廠21年的泰達電子,泰達電營運副總徐位敏簡報,泰達生產包括電源零組件、能源設備、節電用品譬如LED燈和電動車充電、車內電子設備等,在挽蒲工業區設有兩座工廠、員工1萬餘人。
參觀完泰達電的生產線後,蘇主席說,泰達電推動的「Greener, Smarter, Together」(更綠能、更智慧、更團結),和民進黨的工作目標不謀而合。他說,民進黨主張「綠色新政」,追求經濟的永續發展,「就以要求停建核四為例」,蘇主席說,台灣總用電量約15%用於照明、50%用於工業,如果政府帶頭將公共照明換裝LED、LVD燈,估計可省下總用電量的8%-10%,這比核四規劃站全台總發電量的6%還多;他強調,只要政府有心發展綠能產業,不僅可促進產業升級、創造就業與商機,並可實現非核家園。
對於媒體詢問連續兩天參訪5家台商工廠後的心得,蘇主席在離開挽蒲工業區時受訪表示,15萬名台商在泰國闖出一片天,除了心繫台灣,泰國發生水災時也出錢、出力幫忙,贏得當地人好感。然而,台商的經營也有碰到困難,如何讓他們有更好的投資條件譬如關稅等措施,台灣跟本地政府都要更努力為他們設想、為他們爭取,民進黨會全力支持並督促政府與他國簽訂避免雙邊重複課稅的協議,確保台商競爭力。此外,他發現台商工廠的幹部或台商子弟,有需要祖國提供教育訓練的空間,他認為這一方面能使工廠員工強化與台灣的連結,另一方面也增加台灣子弟到國際上發揮其競爭力的機會,譬如教育當局協助年輕人到泰國的工廠實習,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對於記者詢問近日監察院爆發監委集體抗議院長發言不當,並有立委主張乾脆修憲廢除監察院一事,蘇主席表示,監察院近年給國人的印象確實不好,王院長也常常講很多奇怪的話,增加國人的惡感,讓國人對於監察院能否發揮功能不免存疑,馬總統可以在現任監委屆期時,不再提名監察委員,「這是最快的方法」,或由立法院停編或少編預算,「這也是一個直接的方法」。但蘇主席強調,透過修憲廢除監院很不容易,尤其在一般民主國家,監察權的功能是放在國會裡,「必須通盤思考如何減少監察院的職能,但同時加強國會功能,不能只有頭痛醫頭,沒有整個國家制度的設計,否則並不完妥」。
蘇主席說,「解鈴還需繫鈴人」,現在人民對馬總統提名的亂源如此不滿,希望馬總統也儘快有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