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9
臨時會前政策擴大會議蔡英文主席致詞稿全文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與立法院黨團於今(9)日、明(10)日在台中市共同召開立法院臨時會前政策擴大會議,兩天的議程將討論考試監察人事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自由經濟示範區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重要議題。與會人士包括主席、秘書長、立法院黨團全體委員、執政縣市首長、前政務官、相關領域學者及黨內幕僚。蔡主席會議前致詞全文如下:
柯總召,吳秘書長,還有我們各位黨團同志、立委先進,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因應臨時會的舉辦,我們在台中,一方面凝聚我們對臨時會諸多議題的共識,同時也要利用這機會謝謝各位在過去會期的辛苦。今天選在台中也有特殊意義,因為也希望今天的會議在台中的舉行,給我們在中部的幾位要從事選舉的候選人,給他們加油的機會。
我們做為最大的在野黨,肩負的是守護台灣的使命。今天的台灣社會,其實對我們還有更高的期待,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在這裡舉行擴大會議的原因,因為我們必須為台灣、也為了台灣的人民,守住ㄧ個必要的防線。
所以,在未來的兩天,我們要藉由密集而有效率的討論,對於本周的臨時會可能遭遇到的幾個重大,但不該被草率處理的法案,提出民進黨的主張與對策。更重要的是,未來這一段時間,我們也要持續的和公民社會保持對話,讓我們可以集結最大的力量,把這個國家導向正軌。
首先,我們要面臨的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的問題。馬政府所規劃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是一個內容空洞,只想假借示範區的名義,試圖偷渡各種爭議性的開放管制措施,以及肆意破壞體制的錯誤示範政策。民進黨必須改正這種錯誤,避免台灣的產業發展受到扭曲及誤導,影響我們總體競爭力的提升。
馬政府「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存在幾個大問題:第一,示範區不是為建立有策略性、競爭力的經濟示範區,而是可以無限制延伸的拼盤雜燴,既有的各種園區包括自由貿易港區、農業科技園區、加工出口區、科學工業園區、各地產業園區,以及主管機關及縣市政府新選定的區域,皆可申請成為示範區;不適合在實體區發展的服務業,只要主管機關核准,就可以用「示範事業」的名義,享有特殊待遇。這種漫無界限、無確定目標的示範區政策,除了讓既有產業體制四分五裂外,能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其實外界有很多的質疑。
第二,示範區政策完全是黑箱作業,以界定不明確的「示範區」概念,偷渡、排除現有的行政管理規範,條文中大量的空白授權,其中更涉及兩岸的開放、土地的徵收、環評等和近來社會抗爭事件息息相關的行政機關擴權的條文,形同黑箱作業。
第三,錯誤的產業政策規劃。例如讓原來管制進口的大陸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可以變相進口到掛名示範區的的各地園區或事業,衝擊國內相關產業,尤其是農業。又如,國際醫療、高等教育產業的開放,完全未和現有醫療及教育體系發展問題作整體的考量。
示範區的政策其實還有很多問題,等下進行研討時會一一討論。在示範區政策上,民進黨必須要有國家總體經濟戰略的思維,提出更宏觀、前瞻的對案。我初步認為,台灣因應全球化挑戰的基本策略,應該是全力推動產業的轉型及升級,負責任地就應重點發展的核心產業或策略產業,進行具體的規劃,集中力量和資源,全力促其發展,這就是目標產業或示範產業的觀念,不應該掛示範區名義,相關法規及優惠措施,應該是要全國一體適用。至於園區是可以作為一種政策工具,但必須是有具體目標及推動策略產業發展的策略性園區,在這方面其實外國有很多的參考,我們可以好好參考這些外國的做法,配合客觀條件提出具體規劃。園區數目在精不在多,絶不是示範區條例這種遍地開花的無厘頭做法。
民進黨應該朝以上方向作整體思考並提出相對的構想,據以大幅翻修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再者,醫療和教育服務的創新,專業人士包括醫師、會計師等等開放,也應該從解決現有體系的問題著手,整體性地健全相關法規及產業發展環境,從根本上改善產業體質。另外,兩岸貨品、服務和人員往來,也應該充分透明,不能讓「示範區」架空現有的法制規範,傷害到我們整體的利益。
再來是在這兩天的研討裡面,我們也希望能夠有一個討論,也能夠凝聚ㄧ定程度共識的是「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過去幾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被特定政黨、人士所壟斷,協商過程不透明,又無法監督的兩岸政策,成為台灣社會最大的集體焦慮。也因此,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學生運動最重要的訴求,也獲得台灣社會的高度支持。
但行政院目前提出的版本,不僅無法監督,更排除了立法院的實質參與。這部提案,被公民團體譏為「不監督條例」。它不僅無法監督,甚至還把令人詬病的黑箱作業合法化。
所以,我們必須提出一套能夠促進協議簽署透明化、民主化的監督機制,這套機制必須確認讓具有民意基礎的國會能夠落實「事前參與、事後監督」。而從協議的形成、各種影響評估、社會溝通到洽簽的過程、審查和議決,都必須要有一套嚴謹的監督機制。
如果朝野政黨面對兩岸關係時,能夠優先凝聚國內的共識,讓兩岸關係不再被特定政黨、人士所壟斷,兩岸關係自然會回歸到正常化的軌道上來。
另外,我們在這裡也會一起討論的是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審查,近來馬總統又再ㄧ次提到服貿協議快速通過的問題,馬總統似乎忘記了,服貿協議簽署與審查過程的決策黑箱與程序不正義,正是造成近半年來台灣政治紛擾的根源。
我已經再三表明,必須等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通過,而且政府所做的說明,能夠讓對服貿有疑慮的民眾釋疑,才是處理服貿協議的時機。但是學運之後,我們只看到政府持續地想要推動服貿,對於人民的質疑與憂慮不聞不問,甚至反過來要以強推服貿協議,來挑起政黨的對立,以利於執政黨年底選舉的布局。
對馬政府而言,服貿協議並不是一個經貿協議,而是操作選舉的工具之一。我認為這種棄人民利益於不顧的政治算計,正是台灣民主難以深化的重要因素。
最後一件要討論的,是考監人事同意權的問題。考監兩院的功能不彰,長年為民眾所詬病。本次監察委員的提名,更是充滿公然酬庸、安插親信的情況。篤信五權憲法的總統對於政治的盤算,似乎遠超過對於考監兩院憲政功能的期待。
而我們更憂心的是,這樣的考監兩院,未來將對我們的政府運作和民主政治會造成多大的傷害。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只有嚴格審查,沒有第二個選擇。
各位同志,當政府總與民意背道而馳,作為在野黨,就應該更善盡起監督的責任。臨時會是一場激烈的戰鬥,民進黨席次不夠、資源不夠,但只要我們決心是夠的,努力是夠的,台灣人民絕對不會讓我們孤軍奮戰!
未來一天半,我會與各位一起討論如何面對臨時會的挑戰,以及民進黨的因應措施。支持者期盼殷殷,我們不能辜負人民對民進黨的期待,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努力,我們一起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謝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