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5
出席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論壇 蔡英文:重新凝聚前進動能 帶領台灣全面改變
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25)日應邀出席由「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主辦的「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論壇」,蔡主席致詞全文如下:
胡理事長、陳市長、AIT高雄分處杜處長、南部在地學界的先進和各位貴賓,大家早安、大家好!
很高興到高雄市出席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主辦的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的論壇,台灣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發展,甚至於社會的發展,一直存在著南北的差距。最近高雄的氣爆事件更凸顯了,作為南部核心的高雄地區未來的發展,我們必須要重新再來檢視,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加速這個地方的轉型。
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是由熱心台灣發展的專家學者組成的社團組織,首次辦理這樣的研討活動,選擇在高雄市舉行,並且以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作為這個論壇的主軸,也希望透過南方的觀點及在地的思維,為塑造未來台灣的新願景,拋磗引玉,集思廣義。這是一項新的嘗試,也展現出台灣公民社會的日趨成熟及正向的力量,我非常感謝胡理事長和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能夠用此作為起點,開創公共議題討論新的方向、新的模式。
當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面臨很多的困境,必須注入新的思維、新的做法,才能夠突破重重的難關。但是,我們看到現在的執政者展現出來的是一種讓我們感覺無心又無力的困局,當執政者沒有辦法帶領國家突破困境的時候,在野黨、還有我們的公民社會,不僅要發揮制衡的力量,而且必須承擔起更大責任,針對當前面臨的各種發展的問題,提出前瞻的思考與解決之道,重新凝聚前進的動能,才能帶領台灣全面的改變。
改變台灣,很重要的是必須要提振我們的經濟和改善人民的生活,也必須由這點開始做起。面對全球供需鏈調整及愈來愈激烈的市場競爭,產業創新和永續發展才是台灣未來的出路,也才能真正裨益於經濟民生。當前我們最重大的責任是打造出一個可以讓產業勇於創新、並且能夠維繫經濟永續發展的大環境,這必須徹底改變過去只重出口、重成長的舊發展思維,轉而強調在地經濟、就業、薪資、所得分配、生態環保等均衡發展的新模式,這也是一項巨大的改革工程,必須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共識,堅定不移地向前推動。
從南部地區發展的觀點,要打破南北的失衡,提升經濟及帶動就業、薪資、產業創新及永續發展是更迫切的課題。要促進高雄乃至南部地區的轉型,最關鍵的是要創造各種的可能性,並且以高度決心和意志力來促其實現。今天的論壇討論的內容包括數位內容、金屬材料及金屬製品等產業及觀光產業、自經區醫療照護產業政策思辯以及教育資源和高等教育問題,都是對未來各種可能性的探討,相信透過各位專家學者的腦力激盪,必能有助於未來方向及共識的凝聚。
改變台灣,民進黨是責無旁貸;我們正進行多方面的行動和努力,例如今年八月以來,我們舉辦一系列的「公民經濟會議」,以「創新、就業、分配」三大主軸,積極和社會展開對話,共同打造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的藍圖。相信透過各界的共同努力,可以匯聚出更大的改革力量,打造未來台灣的新願景。
最後,我要預祝今天論壇順利成功!並祝各位身體健康,一切如意,謝謝!
另外,蔡主席出席活動前接受媒體訪問,對於媒體提問有關高雄市長陳菊今日將赴高雄地檢署應訊,蔡主席表示,高雄市團隊對於高雄氣爆事件後的救災和災後重建都十分努力,外界亦十分肯定,重建的工作還持續進行中,我們應該要為他們加油。近來有些司法案件引發司法爭議,使大家對於司法的信任度有所保留;她呼籲司法單位要秉持公正,不能有雙重標準,也希望他們能夠謹慎處理,不要有政治思考,執行法律時,盡到作為司法人員的本分。
此外,媒體問到有關楊秋興失言一事,蔡主席說,這個發言令人失望。姑且不論楊秋興先生與菊姐共事多年、且同在本黨奮鬥的一段往事,在從政的一路上,大家都很辛苦,不應該有這種性別或年齡的歧視發言。我們非常肯定菊姐對於台灣的貢獻,她對高雄的建設及發展貢獻很大,聽到這種話,令人感到相當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