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
蔡英文:台灣是走向全球的海洋國家,年輕人應突破自我極限
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19)日晚間出席小英教育基金會舉辦之「小英有約系列二:新世代的國際競爭力」座談會,會中針對國際競爭力議題與年輕人交流互動。蔡主席指出,現在是一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尤其是在這一次三月學運、九合一大選之後,台灣社會一直在改變、政治也一直在改變,而人民對政治及社會的想像,也都在改變。她認為在這個一直在改變的過程中,年輕世代將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所以年輕人一定要有責任感。
今除蔡主席外,遠傳電信首席顧問李聖珉、美商波士頓顧問公司董事經理陳文昌等人也出席今晚「小英有約系列二:新世代的國際競爭力」座談會,並共同與現場超過350位年輕朋友參與討論,座談會討論氣氛熱烈。
蔡主席在座談會上說,除責任感之外,她也非常期待年輕世代可以有擁有rebellious和adventurous兩個特質。她說,第一個特質是叛逆,年輕人必須一定程度叛逆性,因為唯有叛逆性,才能改變現在;第二個特質是勇於嘗試,要去勇於嘗試新的東西、勇於去面對改變。蔡主席強調,如果年輕世代能夠將這兩個特質記在心裡、並去實踐,台灣社會就有希望。
蔡主席也在最後結語分享自己的經驗,她指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經歷很多次語言的轉換,從中文、英文、台語到客語,感受到不同語言代表了不同人生的記憶和文化,語言使用愈豐富,也是吸收了豐富的文化。蔡主席並以她過去十多年的國際談判經驗表示,去熟悉別人的語言、文化、邏輯、表達方式,並將其connect後,就可以解決問題;反之,如果用單一語言,就會像飲食一樣,會營養失調。
蔡主席說,很多年輕人因為不熟悉別人語言、文化、邏輯、表達方式,因此導致他們在專業領域表現不錯,可是把他們放在一個國際場域間裡面,他們除了專業外,講不出來其他東西,連和別人有一個有趣對話都講不出來,也就是無法擁有社交能力。
蔡主席說,台灣是個要走向全球的海洋國家,因此年輕人都應該要突破自我極限,包括自身語言的極限,並且要自己走出去找機會,「在陌生的環境中,自己尋找生存方式,才是進步的開始」。她說,自己不能只在家裡接收資訊,必須要走出去、走向全球找資訊;年輕人必須要把自己暴露在完全陌生的環境求生存,甚至要能掌握、熟悉不同的語言文化,自己才會進步,也才會成為能走向全球的人才。
此外,對於媒體詢問立法院原訂今天討論修憲委員會卻破局,是否認為國民黨沒有誠意修憲?蔡主席在會前受訪時表示,不清楚執政黨是否沒有誠心修憲,也可能是國民黨內部還沒整合,因此她非常期待國民黨新的主席選出來之後,能夠做立場上的整合。
蔡主席強調,國家憲政體制問題需要社會全面參與,除了立法院程序以外,也希望能有全民國是會議,讓大家共同討論。此外,目前也有很多公民團體在進行草根論壇,因此也希望未來修憲時,都集結台灣社會各界共同的智慧,大家來建立共識,「相信只要有共識,任何程序問題都可以解決」。
媒體進一步詢問,蔡主席個人傾向內閣制或總統制?蔡主席重申,社會共識對於憲政體系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她認為政治人物在此時表達強烈立場並不適合,我們應該要讓這個社會有更多討論的空間、更多人的參與,這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