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0

民主進步黨第十六屆第十一次中執會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今(20)日召開第十六屆第十一次中執會,除立委李俊俋針對「修憲委員會進度報告與未來發展」專案報告外,黨發言人鄭運鵬會後轉述,會中通過選舉對策委員會提出7個選區立法委員徵召名單,分別是台北市第三選區梁文傑同志、桃園市第三選區徐景文同志、桃園市第四選區鄭寶清同志、苗栗縣第一選區杜文卿同志、南投縣第一選區張國鑫同志、新竹市柯建銘同志及山地原住民瓦歷斯‧貝林同志,代表本黨參選第九屆立法委員。另在與第三勢力整合方面,鄭運鵬表示,本黨預定在6月17日,也就是下次中執會前,就艱困選區與第三勢力完成協調,並提出最有勝選機會的參選人。

 
      蔡英文在聽取立委李俊俋針對「修憲委員會進度報告與未來發展」專案報告後,致詞全文如下:
 
      一、 民進黨自去年起積極回應民間憲改訴求,並倡議修憲國是會議,雖然因其他政黨的立場而未能順利辦理,但我們對憲改的努力依舊持續。
 
      二、 本周起,立法院修憲委員會開始審查修憲提案。對於周一的會議,能順利將「進步人權條款」完成初審、交付院會,我們要感謝許多公民團體的積極倡議,以及立院黨團的努力,包括鄭麗君委員為提案內容投入的心血,和當天擔任主持的李俊俋委員的堅持,你們替後續各場修憲委員會的審查工作,樹立了典範。
 
      三、 我們相信本階段修憲,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擴大人民政治參與」。除了因為這次的修憲動能,來自於民間主導的太陽花運動之外;在這次修憲提案中,包括「18歲公民權與20歲被選舉權」賦予更多人民參政權,「降低政黨不分區門檻」擴大國會的民意代表性,「降低修憲門檻」賦予人民修憲提案權,這都彰顯出,人民才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只有更多的政治參與,台灣的民主才會健全茁壯。
 
      四、 修憲是為了解決國家運作的問題,不是滿足政黨的利益。因此,任何政黨都不應該將個別修憲主張,以包裹處理的方式相互綁架,如此不僅阻礙台灣民主深化的腳步,更是把人民基本權利當成政治籌碼。我們衷心希望社會有共識的修憲主張,都能順利成為立院提案並送交公民複決,讓第一階段的修憲工作能有具體成果,並為未來第二階段的修憲工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外,我要補充,今天是馬政府執政七週年。我們認為這七年來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領導人和政府,跟人民之間的疏離。領導人的感受與民意脫節,執政團隊的決策也自我封閉,才讓整個政府無法回應人民的需求,甚至有時候站在人民的對立面。
 
      所以這七年,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警惕。所有政治人物必須從這個教訓中學到,應該要永遠和人民共同呼吸,蹲下來從人民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我們也應該反省,政府體制的不夠健全,以至於在領導人失去方向的時候,整個政府也無法有效運作,讓國家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
 
      這個時代,應該是一個屬於人民的時代,應該是一個公民參與的時代。要打破現階段的困頓,讓國家前進,我們必須再一次政黨輪替,並且打造一個決策透明開放的政府,讓人民成為國家真正的主人,台灣,才有再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