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1

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禮拜 蔡英文:奉獻所有,讓身為台灣人充滿榮耀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1)日上午應邀出席「基督長老教會慶祝宣教150週年」活動,由高雄市長陳菊、屏東縣長潘孟安及立法委員邱議瑩、趙天麟、許智傑、陳其邁、林岱樺、李昆澤、管碧玲、立委參選人賴瑞隆、劉世芳陪同。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她要與台灣人民立約:從今以後,我必將盡我所有的力氣,讓我們的國家充滿公義、慈愛、誠實和平安,讓台灣的子子孫孫都親近鄉土,尊嚴自主。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我很高興,今天有這個機會來參加禮拜,有這個機會來和大家做分享。
 
      一開始,我要感謝長老教會這麼多年來,對民主進步黨的鼓勵與支持。
 
      高俊明牧師、林芳仲牧師,鄭文仁牧師,還有很多長老教會的牧師,在民進黨最困難的時候,一直告訴我,要堅持公理、要堅持正義;為了台灣的未來,咱們不能放棄。
 
      我現在欲跟大家講,大家沒有放棄民進黨,民進黨也絕對不會放棄咱大家的理想。咱要繼續打拼,讓我們的國家更自由、更民主。
 
      從馬雅各先生在南部宣教開始,長老教會在台灣的發展,到現在已經一百五十年。
 
      這一百五十年來,在台灣人受到疾病威脅、欠缺衛生的時候,長老教會引進了現代化的醫療;在教育還不普遍的年代,台灣人需要知識的時候,長老教會發展白話字、辦理報紙、設立學校。
 
      長老教會一直看到台灣社會最需求的事,和台灣人一起推動一個更現代化、注重人權的國家。
 
      在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中,長老教會也一直勇敢地向執政者說真話。
 
      1970年代,長老教會呼籲:「台灣的將來應由台灣一千七百萬住民決定」。
 
      在威權統治時期,台灣語文受到打壓,長老教會在這個時候說:「各民族各種語言受到尊重接納,乃是真正民主自由之精神」。
 
      在原住民還被稱為山胞的時代,長老教會堅持族群平等,提倡「用愛心彼此尊重,使我們的社會有多民族的共存,享受多樣文化的特色。」
 
      長老教會的理念,到現在仍然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長老教會的愛,不是虛無的愛,而是積極的批判、勇於入世、參與改造社會,那是一種奉獻的愛。
 
      長老教會的愛,就是「焚而不毀」的精神。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到巴克禮牧師,他有一份有名的獻身書,他說,他的一生奉獻給上帝、奉獻給百姓;也希望後代的人,都能夠追隨他所立下的約定,無私地奉獻。
 
      我們要把巴克禮牧師與上帝立的約,當作自己的約。
 
      感謝長老教會,以及許許多多的教友,在這一百五十年來,對這塊土地的愛,為台灣無怨無悔地付出,甚至犧牲生命。  
 
      我們對台灣有夢想,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信心。就在這塊土地上,我們稱義,我們行善。在這裡,在各位的面前,我也與台灣人民立約:從今以後,我必將盡我所有的力氣,讓我們的國家充滿公義、慈愛、誠實和平安,讓台灣的子子孫孫都親近鄉土,尊嚴自主。
 
      我必將奉獻所有,讓身為台灣人充滿榮耀。
 
      感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