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2

民主進步黨第十六屆第四十次中常會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今(12)日召開第十六屆第四十次中常會,邀請台北科技大學土木系教授林鎮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以「風災水患防治」為題進行專題報告,並有台南市政府水利局長李孟諺、雲林縣政府水利處長林榮川與談。此外,會中蔡英文主席也向中常會說明,將請高雄市長陳菊出任競選總部主任委員。蔡主席表示,陳菊市長在黨內資歷非常深,又在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成功的高雄治理經驗,更是民進黨的執政典範。因此期待陳菊市長能夠帶領競選總部,發揮最大的戰力。

 

針對「風災水患防治」專題,蔡英文主席在聽取與會專家報告後,裁示全文如下:

 

今天非常感謝林鎮洋教授、陳吉仲教授及兩位局處長,針對上週末蘇迪勒颱風所造成的災害,分別從災害防救、水資源管理、以及農損補償等議題,提出專業的分析與說明。

 

此次颱風,桃園市復興區的合流部落和新北市烏來地區,都受到嚴重的災害。未來的重建工作除了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工程,需要調查土地容受力及災害脆弱度之外,應該特別重視聚落的經濟生活配套措施。換句話說,必須以環境永續及在地經濟兩個核心,作為重建的原則。此外,重建必須有持續性的作業,因此從921地震之後中斷的重建系統,必須考慮慢慢恢復,變成是常態性的存在。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台灣必須建置更細緻且動態的國土資訊系統,作為決策的重要參考。此次合流部落的預防性撤離,就是鄭市長的關鍵決策。而針對災害潛勢及環境敏感地區的深入調查及資訊統合,將有助於避免國土超限利用的錯誤決策。因為地方政府是國土規劃及災害防救的第一線執行單位,未來我希望地方政府能夠充實相關的決策輔助系統。也請執政縣市長提供政策部門相關的需求建議。

 

這次的颱風,也嚴重衝擊到我們的供水、供電的系統。大台北地區因為超大豪雨挾帶泥沙,超出淨水廠處理負荷,造成用水的不便。民進黨智庫之前已提出多元水資源方案,建議「地面水與地下水聯合運用」,在各地下水區建立戰備井網,在沒有地層下陷疑慮的條件下取水。充分發揮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合運用,除了能解決旱季缺水問題外,亦可作為災害緊急的備用水源。災害後的水、電供應,關係著日常生活及經濟的正常運作。未來我們也將政策支持自來水公司、電力公司建立災害復原的能量。

 

另外,台灣風災常常造成重大的農損,許多農民一整年的心血,就這樣失去了。我們認為,天然災害的認定及補償撥付首重時效性,行政部門應協助農民在災後最短的時間內,進行復原及復耕。而現行天然災害的現金補助,通常只有農民損失金額約一到兩成,對農民復原、再次投入生產的協助有限。我們認為除了現行的補償制度外,也應嘗試引進保險機制,讓農業風險能被分擔,也讓農民所得能夠穩定。希望透過災損補償制度的效率提升,以及農作保險機制的引進,雙管齊下,給農民朋友們更多照顧、更多保障。

 

今天幾位老師的簡報,分別指出了防救體系、水資源供給和農損補償的結構性問題。我們請智庫的專家學者,進一步針對這些問題,研擬相關的配套政策。我們也特別請災害防救小組的專家,進一步檢視其他各政策小組(包括交通、能源、警政治安等小組),在災害的預防及搶救的問題上,提出適當的政策建議。

 

另針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引用爭議文章指控蔡主席,蔡英文主席在會後受訪表示,所謂的美國媒體不過是雜誌裡面的投書,經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和台灣的現實環境差太多,且作者的看法也非常偏頗,很明顯不是美國的主流意見,也不具代表性。蔡英文說,若國民黨和國民黨的候選人以這樣的文章作為基礎來評斷,且大肆宣揚,這樣的執政黨及候選人,不是刻意操弄的話,就是不用功,且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夠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