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1
出席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會員大會 蔡英文提社大和政府應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1)日下午由社福小組召集人林萬億陪同出席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會員大會,除了聽取社區大學相關簡報,也接受學員現場提問。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謝國清理事長、蔡素貞副理事長、全國各地區的社區大學的校長們與伙伴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來參加社大全國促進會的會員大會。聽說今天是16歲生日,生日快樂!我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很多人都是在社區、環境、教育議題上長期打拼的伙伴,聽到長期夥伴一定要想到的林萬億老師、今天的主人,謝國清理事長,長期協助我們智庫在教育議題的制定,大家辛苦了。
我要先感謝各位對社區大學發展、還有各種公共議題的努力,大家辛苦了!
從1998年的9月28日,台灣第一所社區大學在台北市文山區成立,現在已經快要滿17歲了。全國的社大,也已經增加到81所,每一年參與的民眾,高達34萬人次。
社區大學,不但促進了民眾終生學習、參與社區事務,也是強化公民社會、深化民主的關鍵動力。我剛才看了簡報,這幾個社區大學的功能,我都非常認同,所以社區大學具有很多積極性的功能,在今天的台灣社會,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認為,社大最重要的角色,當然就是提供一個讓公民可以終身學習、不斷進修的重要場域。
說來也很奇怪,很多人當學生的時候對學校沒有興趣,對學校避之唯恐不及,討厭唸書、也討厭上學。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子的。但是,社區大學卻有辦法,讓這麼多離開學校很久的人,利用下班、閒暇或退休以後的時間,自發性地走回校園,這表示社區大學的課程,應該有它一定的魅力所在。
而在這些學習過程當中,社區居民重新找到人生的動力,也開始跟社區有更多的互動,建立更深刻的連結。
我看過很多老先生、老太太,開始來社區大學上課以後,整個人都有精神起來,問他平常忙甚麼,他說他有好多活動,上課之外有作業要跟同學討論,學期末還有成果展,要做報告,整個人非常充實,忙得不亦樂乎。
這種求知的動力,我覺得是很令人感動的。我認為,只有當每一個公民都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這個社會也才能夠持續向前。這是社區大學對社會最重要的貢獻。
除了終身學習之外,我要講一下,剛才看志工的影片我真的覺得蠻感動的,過去的四年我跟很多的志工一起參與很多社會某些角落,政府接觸不到的,一般人比較想不到的,但是志工可以深入每一個角落,這才是真正台灣生命力量的泉源。我對志工這件事情感受非常深,甚至於我都還記得我看過一個台大政治系的教授他寫了一本台灣史,他說台灣最大的社會力的來源就是志工的能量。我相信這就是台灣最大社會力量的集結。除了志工還有終生學習之外,社區大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貢獻,我相信這是當初黃武雄教授開始社區大學這個過程中講的一句話,「公民社會是社區大學裡面非常重要的目標」。沒有錯,台灣的公民社會這幾年也開始成熟,台灣民主也越來越感覺到是一個很可觀的地方。
剛才也看到很多才藝、技能、語言類的課程外,幾乎所有社大都有開設跟在地社區、公民意識相關的課程,也都有「公民週」的活動。民眾透過參與這些課程,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社區,而能夠進一步去關懷,甚至去改造。
這些課程,也促成了大家對於社區公共議題,進行深刻的討論。民眾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到的不只是知識,還有理性的思辨、表達意見,甚至是達成共識的習慣與能力。這點是很重要的,我每次說到「共識」這兩個字,我的對手就會卯起來說,妳準備說這兩個字嗎?但是我常常講這兩個字,我也還會繼續談這兩個字,因為這點在台灣社會,尤其是民主化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的「共識」,這個社會共識的凝聚,是作為民主的社會裡面一個重要力量的集結。我的看法,希望各位可以跟我一起實現,因為各位就站在第一線。希望跟各位一起討論、分享價值,讓台灣變成共識型的社會、共識型的民主,應該是大家共同期待的目標。
民主,不只是每隔幾年去投一次票而已。民主,應該是對公眾事務積極的參與、監督、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把國家帶往更進步、更有希望的方向。
就像是這幾年的社會運動,我們印象都非常深刻,可以看出台灣的公民社會已經越來越蓬勃,社會力也不斷地在發酵。社會力這一股強大的公民力量,讓政府和政黨,都變得更謙卑,不斷反省、不斷進步。事實上民進黨也歷經這樣反省的過程,也就是當公民社會崛起時,政黨的角色要如何調適、怎麼面對這股崛起中的公民力量。
公民社會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防腐劑」。而社大正在做的,就是打造公民社會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工作。
17年來,社大從無到有,一點一滴,啟發了民眾的公民意識,也推動了公民社會的發展。我在這裡,要跟大家深深表達我的敬意。但我沒有說這幾年公民社會運動,尤其是年輕人闖進什麼地方是你們發動的。
當年黃武雄老師在催生社區大學的時候,提出「社會重建」的理想,我想今天的社大,可以說已經實踐了這個理想。社大就是社會重建的重要基地,讓更多人透過公共參與,進一步帶來公共意識的醒覺。
但是,目前的台灣社會,還是面臨很多不同的挑戰。要讓台灣社會持續進步,必須要有積極自主的公民,跟穩健活絡的公民社會,一起來參與,一起來監督,改變才真正有可能發生。
所以,我也期待社大在未來,可以繼續擔負發展公民社會的重要任務:
首先,社大可以是「社會共識的凝聚平台」。台灣社會需要改革的問題很多,年金改革、憲政改革等等,這些改革都牽涉到每一個人、和後代子孫。
但是,改革需要很綿密的社會溝通,需要由下而上的討論。社大可以扮演溝通的平台,成為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場域。
第二,社大可以是「多元知識跟技能的傳遞管道」。時代變遷的速度非常快,各方面知識也不斷在翻新。無論是必要的生活新知、新的趨勢觀念、新的技術職能,都要有一個專業、而且貼近民眾的傳遞管道。我想社大在課程的設計或傳遞管道都比一般民間大學更有彈性、更具機動性。
所以社大多元化的師資和課程,就是傳遞新知最好的通路,讓離開學校的成人,可以保持和世代的脈動同步。
第三,社大可以是「公共政策的協力推手」。公共政策的推動,不可能由政府來獨力完成。未來民進黨執政,有很多政策是以「社區」為基礎,例如托育、照顧、醫療服務,環境保護和在地產業。政府會非常需要社區力量的動員,來協助政策的推動、落實,並且提供意見、發掘問題。
我說過,未來的政府,不但要懂得溝通,也要能夠與善用民間力量。社區大學,就是我們溝通、合作的最佳夥伴。
為了讓社大扮演好這三個角色,社大和政府,應該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攜手而行。政府應該要協助、支持社大,盡可能給予最多的資源,讓這三方面的功能都可以發揮。
要是明年,我們有幸能贏得大選,能夠執政,我在這裡要跟大家承諾,我會重視社區大學的發展,也會持續推動、持續促進公民社會的活絡發展。
將來,我們要邀集跟終身學習、成人教育相關的各個部會、各民間團體,以及地方政府,一起來檢討終生學習的班別、目的、內容與對象。
簡單地說,我們要重新統整相關的經費分配,避免重複浪費,讓終身教育的資源,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益,提升國家整體社區大學的成效。
最後,我要再次肯定社大這麼多年來的成就。謝謝大家的努力,讓社區大學在促進終身學習、增加公民互動、凝聚社區意識、促進公共參與上,都發揮了非常正面而且重要的功能。各位都是我們最重要的夥伴,也請大家,繼續加油。
我也希望將來執政以後,可以用更整體、用全面的規劃,讓社大功能可以有更進一步的發揮。感謝大家的努力,也讓我們一起繼續為社大、為台灣的未來努力!
再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