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0

出席全國工業區廠商暨中小企業聯盟後援會成立 蔡英文:產業復興是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重要任務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0)日至台中出席全國工業區廠商暨中小企業聯盟後援會成立大會,近千名工商業界代表到場支持,場面熱烈。與會來賓除中華民國工業區聯合總會理事長秦嘉鴻、副理事長任水柳、賴博司、吳國平,台中市長林佳龍、雲林縣長李進勇、彰化縣長魏明谷、蔡英文全國競選總幹事蘇嘉全、民進黨中執委余天、立法委員黃國書、立委參選人張廖萬堅、陳文彬等皆到場致意。蔡英文致詞表示,產業復興是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重要任務,除近來陸續提出五大產業創新聚落計畫,民進黨政府也會幫助廠商解決土地、水、電和人才問題。她強調,台灣的政治、社會、經濟都急需改革,民進黨的團隊已經準備好,懇請大家支持蔡英文,支持我們改革的決心,讓我們有機會為產業、為台灣來做事。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秦嘉鴻理事長、賴博司副理事長、任水柳副理事長、吳國平副理事長,各位產業先進,各位頭家、頭家娘,大家好!

 

      首先,要感謝工業區聯合總會、感謝秦理事長,這麼大力的支持我們,讓我們很感動,也更有信心。

 

      大家都知道,要經營一個企業,不是那麼簡單,不能只坐在辦公室裡面想,要到現場看,聽現場的意見,才能真正改善問題,企業的經營才會成功。

 

      同樣的道理,一個政府,如果關起門來,讓少數人做決定,一定會失敗;所以,這幾年,我們團隊把台灣走了好幾遍,去看工廠,跟很多企業幹部見面,四處聽、到處看,就是想要了解,台灣產業真正面對的問題。

 

      剛剛,秦理事長給我一張清單,這些問題,我們產業界、工業界碰到的,無論是政策制定、跟我們健保費的收入,或者是房地產的問題、到我們稅賦制度的問題等等,這些確實是我們在各地跟產業界一起坐下來談的時候經常反映的問題,那我們也同意很多的政策,在設計的過程中,在形成的過程中,跟產業界的溝通並不足,以至於造成很多的政策反覆,以致於造成說很多的政策造成企業經營的規劃裡面產生變數,造成經營的困難,所以我要跟在場的企業界、產業界的先進來報告,我們這段時間以來,對很多台灣的產業現象做很多的觀察跟研究,我們也提出了很多的看法,目的在讓我們所有智庫的成員,還有參與我們政策討論的專家,甚至我們地方政府的成員,大家有機會能夠坐下來好好的思考這些問題,我們也希望將來政策提出來之後,他是一個思慮成熟,而且經過縝密規劃,讓大家能夠有可以適應空間,也讓國家整體的制度有可以向上改善的空間,讓國家整體的生產力,跟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有那個動能。

 

      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真的花了很多的時間,從台灣經濟的基本面,開始去著手,希望我們在台灣整體產業規劃,經濟成長動能的規劃能夠完整,一但我們選舉結束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做一個執政者應該要有的政治及政策上的作為。

 

      一、台灣產業復興:三大產業重心與發展內需市場 

 

      最近,秦理事長一直在強調要「四贏」,也就是產業、政府、勞工、社會要四贏,我們最近提出很多政策,也是朝著這些目標在努力。

 

      我們提出一套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就是要以創新帶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同時帶來充分的就業,以及公平合理的分配,更要符合生態環保、永續發展的目標。這就是我們的大方向跟原則,也就是秦理事長講的四贏。

 

      民進黨重新執政之後,我們有很強的決心,要發動產業的復興計畫,讓產業更有利潤,上班族的薪水可以提高,讓社會更有活力。

 

      所以,我們主張,政府應該特別關注三個產業重心,鎖定發展的方向。第一個重心,是未來產業,以物聯網、工業4.0-智慧生產以及國防高科技為主。第二是綠色產業,也就是要投資再生能源、節能與智慧電網,並且推動石化業的更新。第三是跟民眾生活切身相關的生活產業,包括食品安全在內的新農業、觀光、防災、住宅改造、照顧產業等等。

 

      跟過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過去我們一直在強調外銷,外銷是我們很重要的賺錢的方式;但是現在,除了外銷之外,我們也要重視內需。

 

      政府可以來引導內需市場的投資、供應和採購,打造一個舞台,讓廠商看到需求,願意來參與。例如,我們會找幾個城市作為智慧城市的示範據點,也包括我們現在所在的台中,讓不同的廠商在這裡可以有一個實際應用的機會。

 

      我們也主張要在2025年之前,在能源市場創造出500億度的綠電產能。五百億度是多少?差不多是兩個台中市一年的用電量。這個規劃,可以讓綠能產業持續創新、持續擴張。同時我們也要發展節能系統,希望能達到節能300億度的目標,這些都是很強大的內需來源。

 

      將來,不只台灣的能源系統可以更自主、可以降低對進口的依賴,也會更環保。台灣的綠能產業利用內需市場發展之後,也會有出口外銷的競爭力,最後可以全力來爭取全球市場的商機。

 

      在這個過程中,新創事業可以提供更多工作機會,也讓中小企業都可以參與進來,自然形成財富平均分配的效果。這就是秦理事長所講的,產業、政府、勞工、社會四贏的作法。

 

      二、五大產業群聚

 

      在實際的規劃上,我們會推動,在北中南形成不同的產業創新聚落。這部份的政策,我們最近也陸續在公布。

 

      第一個,在桃園,我們有一個亞洲矽谷計畫,就是和美國,特別是和矽谷的企業合作,在台灣發展物聯網與智慧應用的創新產品。

 

      第二個,在南港與竹北,都有生技醫療園區的規劃,在加上我們南科有精密醫材重要的研發與製造基地。未來,就是三點一線,變成一個線狀的生技技術,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生技中心。

 

      第三個,就在台中。台中原本就是一個機密機械、工具機產業相當完整,而且成熟的聚落。我們的目標是讓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在全球的市佔率能夠提高;針對台灣內部市場,則是盡可能做到進口替代,達到工具機產業產值倍增的目標。

 

      下個階段,也必須要結合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全力來發展智慧化生產與智慧機器人應用,讓大台中成為精密機械、智慧機械之都。

 

      第四個計畫,在台南沙崙,我們要建立一個綠色能源的創新研發中心,與國外技術合作,整合能源研發的資源,支持綠能產業發展。

 

      第五個,就是國防產業。在資訊安全、艦艇和航太這三個重點項目,我們會讓官方的研發資源-像是中科院,跟台灣各地的相關產業做結合,例如台中的航太工業,高雄的造船產業,台北的資安產業,變成國防科技的產業連線。國防產業不只是為了發展國防,更是為了要支持產業發展。 

 

      這五個產業聚落雖然都有地理上的設定,不過,現在高鐵很便利,台中西邊可以走國道三號;東西向公路-像國道四號,現在也很方便,要送貨、開會都四通八達。這是民進黨執政時候打下的基礎,民進黨在過去執政的八年,事實上在台灣很多重要的交通上面,都打下了很多重要的基礎。

 

      所以,台灣西部走廊是一個一日生活圈。就算是一個地方上的小工廠,做生意的範圍也可以更廣泛。例如物聯網的研發,雖然設定在桃園;不過,假設在台中的太平,有一間模具工廠、塑膠射出的工廠,有心投入物聯網產品的製造,我們會想辦法把他們跟桃園、台北的新創公司連結起來。

 

      另外,雖然皮件、行李箱等等針車行業外移很嚴重,但在大甲,還有很多廠商留下來,這也是我們台中的優勢。

 

      我們很多企業朋友,沒有外移出走,堅持在本地生產;也有很多朋友,因為成本的壓力,到了海外布局,但是,還是在台灣,保留研發以及採購的據點,不想讓供應鏈斷掉,就是想著有一天還要再回到台灣。

 

      有一句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堅持了這麼久,就是在等一個機會,希望恢復經濟起飛的時代,繁榮的景象,大大小小的工廠,遍佈中部的平原,大家生意都很好,老闆照顧員工,提供好的薪水;大家只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過著安穩舒適的生活。

 

      年輕人不用一直在人力銀行網站,尋找海外的工作機會。他們會有更多的選擇,也可以直接在台中,在台灣的每一個地方上班,跟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

 

      我希望這樣的理想,不用再等太久。產業復興,是明年民進黨重新執政之後,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我們的承諾。讓大家生意好做,讓年輕人好生活,讓地方繁榮。

 

      三、解決土地、水、電、人才問題

 

      我們除了把不同的創新聚落規劃出來,政府也會幫廠商解決土地、水、電和人才的問題。

 

      針對土地資源,我們已經成立基礎建設小組,全面盤點土地,作整體規劃,妥善解決產業用地問題,讓廠商能以合理價格,租或買,取得適合的土地。

 

      除了開發新的工業區,我們會優先推動閒置工業用地的利用,甚至評估讓舊工業區提高容積,幫助廠商擴廠、升級轉型。

 

      水資源方面,我們會強化海水淡化與污水回收這兩項,來確保工業用水的供應。同時,不同地區的水源聯合調度也應該要落實,加強工業用水的供水穩定。

 

      在供電方面,我們也已經有一套完整作法,而且已經計算過,在用電需求持續增加的前提下,台灣的未來,只要做好管理的工作,都不會遇到缺電的危機。

 

      首先,短期要做的,政府應該要先加強台電的管理,像是機組歲修、電力調度都應該要有事先的計畫,才不會像今年一樣,一天同時有好幾部機組停機的狀況。

 

      而且,現有的電源開發方案,包括林口、通宵、大林電廠的擴建與升級計畫都必須要準時完成,不能拖延。我們也要透過尖峰用電的管理,以及儲能設備的強化,來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中期的目標,我們也必須調整電業結構,來破除單一廠商長期壟斷、缺乏競爭的問題。而長期的目標,就是全力發展乾淨能源,逐步取代核能,逐步建立一個平價、永續的能源系統。

 

      還有,人才的問題,也是大家的困擾。尤其是我們台中地區,機械行業很發達,需要大量能夠動手做的技術人才。

 

      現在技術人才不好找,有一部分原因是技職教育比較沒有受到重視。所以,強化技職體系,鼓勵產業實習,讓學習和實作可以更緊密結合。

 

      在場很多朋友,最開始可能都是所謂的有一技之長的「黑手」,後來自己創業變頭家,這是台灣最寶貴的產業發展的經驗。技術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我們不能讓技術人才出現斷層。

 

      讓企業找到適合的人才,不要讓用人、找人、留人變成企業的難題,這應該是政府的責任。

 

      四、改革的決心

 

      政府很重要。但是,現在,這個國家,執政黨已經沒有心思在執政,可以說是百廢待舉,有很多改革必須立刻進行。

 

      我們的政治要改革。要讓人民恢復對政治的信心,讓人民相信,政治不是勾心鬥角,政治可以促進公共的利益。

 

      我們的社會要改革,我們要讓年輕人,不再被房貸壓著喘不過氣,不用擔心養不起小孩,或者生了小孩,卻不知道找誰照顧。我要告訴年輕人,把這些煩惱交給政府,他們只要專心打拼就好。

 

      我們的經濟也需要改革。拼價格如果拼不贏人家,我們就拼價值,這就是以創新為動能的經濟發展新模式。

 

      所以我提出了五大政治改革,五大社會安定計畫,也陸續提出剛剛跟大家說明的,五個產業創新聚落的計畫。

 

      我們的團隊已經準備好了。現在,我們的團隊,包括專家學者、前政務官、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以及我們自己內部的智庫同仁,分成不同小組,除了產業創新、水電土地的整備、還有智慧城市、城鄉更新、長期照顧、社會住宅、食品安全等等,規模已經達到好幾百人。甚至還有一組人在做政府的財政規劃,確保有錢可以用,而且絕對用在對的地方。

 

      所以,要再次拜託大家,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來為產業做事,為台灣創造下一個世代的機會。大家不只支持蔡英文,也要支持我們改革的決心。

 

      五、人民支持國會,國會支持改革

 

      這些改革要實現,除了執政團隊要全力以赴之外,還要有一個進步的國會可以來支持我們。

 

      所以,請大家幫忙,支持蔡英文,也要支持我們所支持的立委候選人。我們在各地所提名的候選人都是一時之選,我們在中部地區的候選人,更是我們民進黨青壯世代最具代表性的人選,所以我在這裡,也要替他們跟各位拜託,是不是能夠支持我們民進黨所支持、所提名的立委候選人。

 

      最後,我還是要回應一下秦大哥剛才提出來的幾個問題。我想,兩岸的問題,我請秦大哥,還有在這裡的產業先進放心,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維持兩岸和平的穩定,讓我們內部的改革跟我們要做的產業復興,有一個好的環境。同時,參加國際組織,也是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我們希望能夠加入TPP,也希望能夠加入RCEP,還有任何跟我們可以形成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我們都會努力的去創造機會。

 

      至於剛才講到單一窗口的問題,也就是政府效能的問題,我們在五大政治改革裡面,有一項就是要改革政府的效能,那裡有提到我們對於重大的建設與產業、經濟最重要的這些計畫裡,單一窗口是我們的原則。我們希望政府的行政成本,應該由政府來負擔,而不是由業者來負擔。

 

      至於業者在很多的經營成本上面的考量,比如說剛才特別提到長照的問題,長照是我們台灣社會最需要趕快建立的一套制度,因為我們人口老化的速度非常的快。我們民進黨的計畫是以歲收與政府的財政來支撐我們早期的發展,也就是說,我們長照體系的建構,我們希望還是以指定歲收來支援最早期制度的建置,而不是一開始就用長照保險,因為以現在執政黨的長照保險的規劃,一年會收到一千億,但是在早期並不需要用到這麼多的錢。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在最早期還是以指定歲收來支撐長期照顧的整個社區化建構所需要的經費來源。至於後續,在整個制度建立以後,我們會仔細的估算他所需要投入的資源與成本,我們會特別注意到產業界對長照制度,所需要負擔的成本,希望能夠最有效的使用資源的情況下來創造這套制度,而不要讓產業承受過多的負擔。

 

      另外,在賦稅方面,我們也注意到秦理事長講的幾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內部都有反應,等我們討論完整之後,剛才所提到的包括房地稅、證所稅,還有企業一般的稅制負擔,我們會做一個完整的說明。這些,我相信,也是我們產業界、社會非常在意、關注的問題,我們會讓社會有一個完整的理解。

 

      所以剛才秦理事長所提的問題我理解了,其實我到哪裡去聽到的問題都差不多,就是這些問題,也真的是台灣社會必須要去面對、檢討的問題。

 

      我們在這裏再一次謝謝今天大家到這裡表達對我們的支持,組成後援會,相信各位的支持不僅在選舉時候的支持,希望我們在選舉可以順利成功。我相信,各位也希望能夠取得政權,有機會能夠執政的時候,能夠跟我們一起來執政,跟我們做最好的溝通,讓我們的政策最貼近民意、最貼近產業需求、也最貼近台灣人民的需求,一個好的政府,必須是一個會溝通、能溝通,還能夠傾聽人民與產業聲音的政府,各位將來都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們在執政這條路上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