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9
「六四」十七週年 民進黨舉辦紀念研討會
「六四天安門事件」十七周年將屆,相對於台灣主要政黨多處於旁觀者的態度,今年民進黨將直接投入「六四」活動。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賴怡忠表示,民進黨將於6月3日假六福皇宮,舉辦「2006年中國人權研討會」,紀念六四活動,探討有關中國人權的現狀與前景。
出席這場研討會的中國民主與人權運動人士,有自美國應邀前來的潘國平、胡平、劉俊國,也有在台灣的阮銘與林保華。中國民運刊物「北京之春」主編胡平感慨指出,在十七年後的今天,他們仍然不能在大陸、在北京,舉行公開的紀念活動,這本身就證明中國的人權狀況有多糟糕。
賴怡忠表示,台灣的人權曾經慘不忍睹,是經過許多民主先烈的犧牲奉獻與努力奮鬥,才終於獲得解除戒嚴,並完成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等民主里程碑。在台灣已經充分享受民主化的成果後,民進黨的任務,除了繼續深化民主之外,未來也將關注與協助中國的自由人權與民主化。
賴怡忠表示,對中國自由與民主的關切,不僅是基於民進黨的建黨價值,同時也是鞏固台灣民主的戰略關鍵,而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更不可能只偏重兩岸的經貿互動,而不觸及中國的民主狀況。民進黨也堅信,民主不只是台灣面對中國威脅最有力的防線;也是中國承諾不搞霸權、堅持「和平發展」、有意緩和兩岸關係、願意與台灣共存的有力證明。
應邀與會的中國共和黨前主席劉俊國則認為,兩岸關係正常化與中國人權息息相關。他說,只要中共堅持一黨獨裁,中國就不可能有人權,兩岸關係也不可能有根本上的改變,台灣的安全也永遠受到威脅。
對於台灣藍綠與中國關係的兩極化,劉俊國也不以為然,他說,如果一個(泛藍)只是要和中國獨裁政府「握手言歡」,一個(泛綠)只是要和中國毫無關係,放棄促進中國民主化的責任,台灣將失去道德上的優勢;也挽救不了台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