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7
黨務革新研討會「黨的組織發展」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今(5/7)日舉行黨務革新研討會,第二場會議主題為「黨的組織發展」,由黨主席游錫堃主持,並邀請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中評會主委高志鵬、以及立法委員賴清德,就中常會結構、區黨部設立、人頭黨員問題進行研討。
游錫堃首先指出,中常會的組織結構,在民進黨從在野黨成為執政黨後,就應該與時俱進,而這個問題到目前還尚未完全解決,若民進黨要落實黨政合議,就必須就中常會的功能與組成結構做全盤的思考。柯建銘也表示,中常會可以做為黨政溝通的良好平台,希望在中常會下次改選時,各派系能協調出最具代表性的人選,以確實提升中常會的功能。高志鵬強調,民進黨現在必須塑造團結的形象,而中常會即具有意見溝通的功能,但這並非要以黨領政,而是要讓黨部也能確實掌握政府部會的政策,因此,政府部門應就重大政策,於中常會報告,進行良好的討論、辯論,以形成共識。最後,賴清德指出,其實目前黨政溝通的方式與機會並不缺乏,但是往往落入會而不議、議而不決,因此,應該是要將現有的機制再強化,中常會的成員應該多增加內閣閣員,並應該多就民進黨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理念與政策,做深入的討論,如此必能有效的落實黨政合議。
針對立法委員選舉改為單一選區,游錫堃指出,由於新的選舉制度,過去的地方黨部組織可能已經無法因應,民進黨必須積極行動,思考是否有必要設立以選區做為基礎的區黨部。高志鵬表示,未來國會大選的關鍵將取決於選區經營,為求深耕基層及拓展本黨社會支持,建議配合選制調整,以區域立委選區設置區黨部,讓黨公職基層經營與區黨部組織發展匯流合一。賴清德指出,就台南市而言,由於人口數不多,固有市黨部即已能順利運作,多增設的區黨部可能作用不大,但對於選區劃分較為複雜的縣市,或許有設置的必要。
高志鵬強調,人頭黨員的問題一直是黨務發展上的隱憂,民進黨必須就此設置有效解決的規範,就治本而言,民進黨應積極推動公辦初選制度,如此可縮短黨意與民意的落差,也能破除結構上對黨員內部投票的依賴,就短期治標而言,可藉由黨籍與戶籍合一制,及杜絕代繳黨費的設計,以解決人頭黨員問題。
最後,經過各方的討論,游錫堃於總結中表示,會後將積極落實本次會議對於本黨組織發展的共識,包括對於黨代表改為四年一任,以及中常會的組成結構應隨執政或在野而調整,在野時15位中常委編置,在執政時應多增加以下六席,行政院三席,及黨團二席、縣市長代表一席。除此,還有地方黨部的考核機制、中評委成員的資格限制等,都將積極討論予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