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7
出席新竹縣造勢大會 蔡英文:選擇鄭朝方,為新竹找到新方向、打造未來的「桃竹竹共好」
總統暨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今(17)日由新竹縣長候選人鄭朝方、行政院長賴清德、立委邱泰源、鄭朝方競總主委張學舜,及地方黨公職陪同,出席「【改革不回頭 鬥陣顧台灣】新竹縣造勢大會」,桃園市長鄭文燦、新竹市長林智堅也到場支持鄭朝方。現場雖然下著小雨,但民眾仍熱情揮舞旗幟,支持3號鄭朝方。蔡英文主席致詞表示,選對人,會做事,四年就可以改變一座城市。選擇鄭朝方,就是選擇桃園市經驗,也是選擇新竹市經驗。讓最有爆發力的他,為新竹找到新方向、一起打造未來的「桃竹竹共好」。
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我們要為新竹縣帶來改變的縣長候選人朝方、張學舜主任委員、邱泰源立法委員、各位新竹的候選人、各位新竹的鄉親,大家好。
從今天開始,選舉只剩下最後一個禮拜。在這個最關鍵、最重要,也最緊急的時刻,我再一次來到新竹縣,再來幫朝方拉票。我要問在場所有的鄉親,大家有沒有信心,要跟朝方一起衝?
朝方選縣長這一路走來,從剛開始的生澀,到現在跟對手平分秋色、勢均力敵。我相信他就是今年,2018年選舉,最有爆發力的候選人。
最近,大家都看到我們「會做事連線」的廣告,裡面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選對人,會做事,四年就可以改變一座城市」。
剛剛,兩位「會做事連線」的市長,桃園的鄭文燦、新竹市的林智堅,都來到這裡挺朝方。我今天要告訴大家,選擇鄭朝方,就是選擇桃園市經驗,也是選擇新竹市經驗。
他們執政的城市,過去長期以來,都不是民進黨執政,但是選民給他們機會,他們帶來了改變。現在,全國人民都公認,鄭文燦會做事、林智堅會做事。
各位,今年,就是新竹縣改變的時候。大家想一想,頭前溪另一邊的新竹市,要公園有公園、要綠地有綠地,不斷地在進步。我們這邊呢?只有在倒退。
大家的福利砍很多,可是地價稅漲好幾倍。縣政都停擺,什麼都倒退,只有收稅第一名。我們在中央執政,推動長照2.0、推幼兒照顧,一樣一樣來做,但是朝方跟我說,地方政府沒有支持我們,所以大家沒有感受到政府全力推動的改革。
各位,建設、福利沒有在分黨派。我們推動的,如果地方沒有支持、沒有在第一線幫我們落實,大家就感受不到。所以各位,是不是應該要改變了?
這一次的選舉,就是決定新竹縣未來的命運,最關鍵的時刻。要進入前段班,還是繼續留在後段班;要發展,還是繼續停滯,就看這最關鍵的一戰。
朝方很年輕、有想法。他過去不是民進黨,但是他認同改革、認同台灣,所以他不僅支持我,還加入了民進黨。
政治工作,就是要有理念、有認同。這幾年來,朝方擔任客家部主任,幫「客家妹總統」經營地方,聽大家的想法,向我反映。他還當我們的發言人,對政策最清楚,努力為台灣打拚。
但是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故鄉。他告訴我,他要選縣長。他說,隔壁新竹市的智堅這麼年輕,卻有這麼大的氣魄,也為新竹帶來改變。智堅可以,朝方就可以。各位,我們是不是要給有氣魄的年輕人,一個鼓勵、一個機會?
時代在改變,地方治理已經不是單一縣市的事情,未來,大家關心的頭前溪整治、浪漫台三線的規劃,還有桃竹海岸線治理,這些議題,都需要跟周邊的縣市,一起來合作。
未來如果朝方當選,我們不只是「大新竹共好」,還要加上我們表現最好、最受桃園市民肯定的鄭文燦市長,一起來打造「桃竹竹共好」。
各位,我知道這兩年來,大家對我們推動的改革,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覺得我們改得太快、有些人覺得我們改得不夠、有些人覺得我們方法不對、也有些人覺得我們宣傳不夠。
這些意見,我都聽到了,我們也不斷在修正和調整。這就是民主,總統就站在這裡、站在各位前面。大家有意見,我們來聽;大家希望我們改,我們就改。
但是我很清楚一件事情,改革的方向沒有錯、民主的堅持也沒有錯,我們的國家,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但是現在,台灣的改革正面臨著考驗。反對改革的人,希望我們倒下;反對民主的人,希望我們倒下。甚至還有一群人,在外部,虎視眈眈,希望台灣亂一點,他們就可以證明,民主是失敗的。
各位,台灣的民主沒有失敗。民主可能沒有那麼有效率,但是我們仍然相信,眾人的智慧,就是最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就是支持台灣前進的力量。
所以我要拜託大家,所有追求進步價值、捍衛本土理念的朋友,我們可以爭辯改革的速度、爭辯處理的方法,但是為了讓我們有機會在這個民主的體制下,繼續爭辯這件事,現在,我們必須要再一次攜手合作。
這一場選舉,就是台灣價值的保衛戰。我拜託所有珍惜台灣、所有珍惜本土理念的朋友,讓我們團結起來,一起捍衛台灣、一起堅定守護我們最相信的民主價值。
選舉到今天,只剩下最後一個禮拜的時間。我在這裡拜託大家,我們一起拚一下,讓鄭朝方拚過關。
四年前,鄭文燦跟林智堅的例子,告訴我們,沒有不能翻轉的政治板塊,選對人,會做事,四年就可以改變一座城市。
只要努力拚下去,我們一定會成功,大家一起來幫朝方拉票,一人拉十票、十票拉百票,讓三號鄭朝方為新竹找到新方向、為未來的「桃竹竹共好」打基礎,大家一起拚,為新竹拚、為台灣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