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9
民進黨舉辦「美麗島事件四十週年紀念活動」向民主前輩致敬 強調莫忘美麗島與民主傳承
民主進步黨今(9)日舉辦「美麗島四十週年紀念活動」,由黨主席卓榮泰邀請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陳菊、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前主席許信良、美麗島事件受難者、辯護律師及相關人士出席,並播映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製作之美麗島40週年精華影片,紀念這個台灣民主化歷史的重要事件。民進黨也邀請美麗島雜誌創辦人、黨外時期就開始的民主運動重要領導者之一黃信介胞弟黃天福,一同紀念黃信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
本次紀念活動由美麗島事件發生年代,1979年出生的新聞部主任楊懿珊、以及1980年出生立委候選人吳怡農擔任主持人,向民主前輩致敬,也象徵民主傳承。民主進步青年也向民主前輩獻花,並致上黃信介主席照片,紀念民主前輩對台灣從威權邁向民主的貢獻,也是民主進步黨對於民主化過程中的行動反思與反省,希望呼籲社會大眾珍視現今之民主自由得來不易。
細數美麗島事件民主前輩 賴清德:對民主前輩充滿感激,我們應團結護民主、主權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1776年美國發表《獨立宣言》,提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賜給人類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不容剝奪。很可惜,在美國發表《獨立宣言》後兩百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持續幾十年的白色恐怖,讓很多人犧牲生命。
賴清德提到,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很多有志追求民主、人權精神的人,集結在高雄,訴求民主、自由、人權,要求政府解除戒嚴、黨禁,卻受到國民黨政府強力打壓、逮捕,當時台灣社會都相當關心誰受捕,施明德能不能逃過,看見林義雄先生發生林宅血案時,很多人都痛哭失聲。
賴清德細數美麗島事件的民主前輩,總統府資政姚嘉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前副總統呂秀蓮、前主席林義雄、施明德和張俊宏、林宏宣都在當時受軍事審判,還有30人受刑事審判,幸好當時有前總統陳水扁、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張俊雄、蘇貞昌、前中選會主委張政雄委等15位律師站出來,展現台灣人面對外來政權壓力的尊嚴,美麗島的精神,進一步影響台灣社會,甚至是下一代。
賴清德說,美麗島事件的受刑人和辯護律師相繼投入政治工作,從黨外到創黨,從在野到執政。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前總統陳水扁推動台灣本土化教育及種種建設;蔡英文總統當選後,第一次國會過半,蔡總統不負台灣人民期待,在任內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恢復美麗島事件、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受不當審判的受刑人的名譽,前後四波,共5千8百多人。除了促轉條例,也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通過《政治檔案條例》,公布更多歷史事實給社會大眾知道。
賴清德強調,他對民主前輩充滿感謝,在中國處處進逼、打壓的情況下,我們對得來不易的民主應該更加珍惜,團結守護主權,維護民主,不讓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再次發生。
卓榮泰:民主前輩展現台灣人不屈骨氣,民進黨致上最高的敬意
卓榮泰致詞表示,美麗島事件發生在1979年,那年他20歲,一個這麼大的社會事件,衝擊了當時很多年輕人的青春生命。而這裡是33年前,民主進步黨創黨的歷史現場,想起當時戒嚴的時代,許多民主前輩在打拚的時候,我們的心情都非常激動,想到他們的堅持和勇氣,證明台灣是一個不會威權統治所屈服的追求者,這是我們的驕傲。
卓榮泰提到,許多民主前輩在美麗島事件大逮捕後,受到很殘酷的刑求,身體上都留下一生無法抹去的傷痕,這個傷痛是一般人沒有遇過,也沒有辦法想像的,但是各位都沒有屈服,展現台灣人的骨氣,這點他向各位前輩表示最大的尊敬。
卓榮泰表示,除了感念美麗島事件四十週年外,我們也不會忘記,在美麗島事件前,還有鼓山事件、橋頭事件;在美麗島事件後,還有林宅血案、陳文成案件、盧修一案件等等,很多當時在威權政府統治下,遭受打壓的政治事件,很多前輩在打壓中失去自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各位前輩完全展現勇敢的精神,證明台灣人不會被威權打倒,反而會一再勇敢站出來反抗,將一遍又一遍的危機轉化成再次奮起的機會,也用一次又一次歷史的悲劇,轉化為新世代誕生的光明。
卓榮泰強調,因為各位民主前輩所留給民主進步黨「不怕抓、不怕關、不怕死」的精神,才讓我們可以開創政黨政治的時代,你們所開創的這條台灣路,我們絕對一代又一代勇敢走下去,請接受民進黨對各位前輩最高的敬意。
憶美麗島事件 陳菊:感謝當時律師、家屬、牧師站出來,台灣未來的挑戰很多,我們一起加油
陳菊在致詞時首先提到,四十年前因為美麗島事件接受軍法審判時,《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款是唯一死刑,當時二十九歲。四十年後,因為美麗島事件,有無數台灣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與追求,現在的台灣社會跟過去完全不一樣。
陳菊說,今天是美麗島事件四十週年,有很多應該出席的朋友沒出席,有些已經到了天上,像黃信介先生已經不在人世,也有一些人有其他因素沒有參與。陳菊表示,每個人在不同位置,用自己的方式繼續疼惜台灣、照顧台灣,我有信心。
陳菊也提到,希望明年四十一週年有更多時間準備,聚集更多人,共同思考四十年前如何團結、為台灣打拼。過去走過國民黨政府戒嚴的驚惶、恐怖時代,現在又有什麼問題不能討論?
陳菊對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表達感謝,他說,在恐怖的時代,那麼多人接受軍法審判,如果當時沒有一群優秀的律師站出來,台灣社會到今日會覺得很遺憾。但是,很多律師不怕當時驚惶氣氛,願意站出來辯護,感謝這些律師。
此外,陳菊也對家屬致謝,他表示,當時律師、家屬聯合,沒有讓家屬孤單、害怕、感覺沒人幫忙,讓家屬有力氣去肯定因為美麗島事件被抓的家人,覺得這不是丟臉的事情。陳菊說,大家願意為台灣打拚,這種勇敢,值得台灣社會肯定。
陳菊最後向已故牧師高俊明致謝,他說,美麗島事件發生時,跟呂秀蓮、施明德、艾琳達住在現在義光教會樓上,12月13日早上各自被逮捕,但隱約之中知道施明德沒有當場被抓到。當時風聲鶴唳,但如果那時沒人出來救援施明德,這段歷史不知道要怎麼寫。因此,非常謝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高俊明牧師,還有今天在場的吳文牧師、黃昭輝等,他們當時不計與叛亂犯同罪而選擇站起來,這是最讓人感動、無法忘懷的台灣人精神。
陳菊最後表示,感謝大家記得美麗島事件,美麗島事件只是一個開始,台灣未來的挑戰很多,我們一起加油。
姚嘉文:許多人把高雄事件混淆成美麗島事件
姚嘉文表示,高雄事件只是美麗島事件中的一部分,美麗島事件有很多活動、組織、訴求,活動遍佈基隆、高雄、屏東等地,高雄事件是最後一個活動。因為有活動、組織、訴求,才會發生力量。
姚嘉文接著說,當時台灣人民受到的傷害比較低,因為當時主張和平、理性方法,不主張暴力活動。當然有付出代價,但相對於今天香港情況,他們支撐的時間、規模都大很多。我們有長期努力、長期主張、正確方向,才有今天,會繼續努力。
許信良:若選出不能自主的總統與政府,那麼四十年前美麗島事件就不是光榮的歷史,而是變成歷史的荒謬
許信良表示,相信整個台灣社會都同意,沒有四十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就不會有今天的台灣民主。事件中的英雄與志士,用凜然的正氣及英勇的犧牲,喚醒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的覺醒、良知以及追求自主的意志與決心,但今天在此紀念美麗島事件,卻不因民主在台灣的實現而感到欣慰,而是心情沈重,因為眼下台灣民主面臨真正的考驗。
許信良也說,在即將到來的選舉,若選出不能自主的總統與政府,那麼四十年前美麗島事件就不是光榮的歷史,而是變成歷史的荒謬。這代表過去為民主的所有奮鬥,只會成為不堪為首的歷史記憶,所以現在比起任何時刻都需要台灣人民的智慧,來守護台灣民主、守護台灣這個美麗島,只有守護好台灣民主,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美麗島事件才會成為台灣人民代代相傳,驕傲的歷史資產。
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尤清及李勝雄也出席活動,雖然那個年代鋌而走險為美麗島受難者辯護,但他們表示因美麗島為台灣犧牲的人,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英雄。
現場也播出由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所企劃製作的20分鐘「美麗島40週年紀錄片」,基金會張慶惠,是已故美麗島受難者魏廷朝妻子,她致詞時表示,本支影片是由游堅煜導演,結合邱萬興在內的八位攝影師,全台奔走拍攝完成,主要以1977年「中壢事件」、1979年「橋頭事件」、「美麗島運動主張與組織」、「高雄事件」、「軍法大審」、「海外救援」為主軸。透過當年華視珍貴紀錄的影片,了解台灣重要的歷史篇章。
民主進步黨期盼透過美麗島四十週年的紀念活動作為「民主人權月」的序曲,進一步展開一系列跟民主、人權有關之活動,包含12月6日至12月22日青年部與國際部合作於青年總部舉辦韓國光州事件展覽;以及11月與12月之相關人權電影放映與座談活動,進一步去思索民主化後的台灣如何更積極關注亞洲與國際上其他國家之自由人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