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民進黨「公投為什麼這麼投」台中場 與社會對話 珍惜公投討論的思辯過程
民進黨國際部與中國部昨(3)日晚間於默契咖啡舉辦「公投為什麼這麼投?」台中場公投座談會。由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主持,並邀請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蔡中岳、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參選人林靜儀以及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與談。主持人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表示,公投將至,本黨希望能透過座談會與社會各方理性對話,深入討論四項公投議題,讓民眾了解民進黨對於各項公投案的政策主張,亦了解選票背後的意涵與相關政策,得以在十二月十八日投下有意義且符合自身意願的一票。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首先回顧公投法的歷程,台灣的公民投票從無到有,從鳥籠公投到門檻下修,一直不斷修補,就是希望民主制度更好。在2018年首次因應門檻下修後的公民投票綁大選,確實遇到許多問題,也因此這次民進黨主張讓公投與大選分開,爭取選民有更多思考議題、充分討論的機會。
林副秘書長也表達本次公投結束並不是討論民主制度如何改善的終點,我們應該要持續深化討論現有的民主制度如何補強,如何更完善,強化民主的防衛能力。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表示,萊豬的開放有幾個事實可供討論。第一,台灣開放萊豬進口,是建立在符合國際標準的前提之下的,並表示萊豬的問題並不只是食安或經貿問題。第二,自2020年蔡英文總統開放萊豬進口後,有許多變化發生,例如美國前副國務卿來訪台灣並簽訂備忘錄等,台灣與美國有更深刻的經貿關係。台灣進口萊豬並非是單純的經貿問題,而是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是否有履行國際規範與承諾的能力。最後陳次長表示,台灣進口萊豬與各主要國家一樣,都規定要清楚標示產地,這同時是一種市場區隔及產業策略,因此人民的食安和國家的貿易風險可以同時管控,因為我們有能量與能力去履行國際承諾,幫助台灣繼續發展。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達重啟核四實為假議題,因為核四的重啟不僅必須耗時至少15年,且建照早已過期。另外,核四底下的S斷層及周邊的93.9公里的正斷層,必須花費5年才能確定其活動性,若不幸發生輻射外洩並加上東北季風的影響,將會影響全台灣人民。蔡副執行長接續分享了電力發電的小知識,說明今年五月停電並不是因為發電設備不足,而是電力調度有問題。因此,擁核團體聲稱「核四開起來,中火關一半」根本無法達成,只是想騙選票。而核四議題已經抗爭30年,希望能透夠這次公投將其一次終結,讓人民不用再面對未知的核災恐懼。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參選人林靜儀醫師接著表示,每一個公投案都需要花大量時間與人力去陳述,每一個議題背後的脈絡以及一旦通過之後的影響,不但很難在短期內說明清楚,甚至對於很多民眾來說很難取得充足資訊與理解;倡議型團體相對於政黨,更沒有那麼多資源進行全台巡迴演講,去協助一般選民了解議題,公投案謹慎看待,是需要非常謹慎與完整的論述與討論。故公投綁大選會對資源產生壓擠,選民除了需要了解總統候選人的政見、立委的政見、縣市首長和議員的政見,然後同時還得對多項公投議題進行了解。這無疑是對投票資訊資源的壓擠,且特定政治團體推動之公投議題容易通過公投門檻,故無論公投議題是否互相矛盾,都會佔據選舉資源,且片面資訊還可能被操作,議題與候選人綑綁在一起,影響投票意向,甚至因為大量提案,造成選舉的崩潰,這是為什麼2019年修法把公投與選舉分開的主要原因。
公投作為人民權利的直接行使,代表的是政府與民間溝通有障礙,代表人民不相信代議士;這是我們身為從政者必須檢討改進的政治工作;我們應該讓人民信任代議士,讓人民相信政府的政策,因此政府必須不斷的繼續努力,讓溝通更充分。但是在現行台灣面對外來政權干預選舉、國內政黨對公投的濫用之下,我們不但必須否決公投綁大選的公投案,未來更需要檢討如何落實公投資訊的平衡與揭露。公投綁大選,不只會對選舉資源造成壓縮,也會讓人民對公投決策更為粗糙。
最後台北市議員苗博雅總結四項公投議題。核四重啟必須再花費百億、甚至千億的預算,曠日廢時且後果未明,如同賭局。三接遷離會影響臺灣減煤減空污的進程,若天然氣接收站重新選址,南電北送的現況將會持續。美豬議題影響的更是台灣與美國的經貿進展,且台灣早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時候,就已經必須遵守SPS條約,做一個在國際舞台信守承諾的國家,讓別國的農產品也可以進口。而公投綁大選制度,將導致未來的公投很難讓民眾有時間、空間去理性討論,並可能影響選舉的公正性。苗議員最後表示,在這個全民作主的時代,民眾的責任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就事論事、理性討論,為國家政策投下負責任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