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08
正常國家決議文專區 - 「正常國家決議文」Q&A
「正常國家決議文」草案
央廣專訪游主席 (全文+錄音檔)
「正常國家決議文」Q&A
正常國家決議文Q&A
Q1.為什麼要提「正常國家決議文」?
A:
1.政黨輪替不是改革的終點 是另一個開始
2000年政黨輪替,本黨成功取代國民黨外來政權在台灣長達五十年的統治。然而,我們發現政黨輪替並不是民主改革的終點,而是另一段改革工程的開始。民進黨執政七年多以來,不斷受到過去國民黨黨國體制所遺留下來的餘孽所苦,致使在這條民主改革的路上備感艱辛。
2.目前台灣陷入五大不正常現象
咎其原因,我認為這都是因為台灣目前處於種種不正常的現象,使許多改革工作無法進行,我們可以歸結出五點不正常的現象:1. 國際關係不正常、2. 憲政體制不正常 3. 國家認同不正常、4. 社會公義不正常、5. 政黨競爭不正常。
基於上述理由,為民進黨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導正這些不正常的現象,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讓台灣人民有共同的國家認同,讓台灣重新在國際社會發聲。
Q2.「正常國家決議文」與過去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獨黨綱」有何異同?
A:
正常國家決議文事實上是過去「台獨黨綱」與「台灣前獨決議文」的延伸,我們可以從下表看出這三個條文的異同之處:
|
台獨黨綱(1991) |
台灣前途決議文(1999) |
正常國家決議文(2007) |
住民自決 |
ˇ |
ˇ |
ˇ |
制定新憲 |
ˇ |
|
ˇ |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 |
ˇ |
ˇ |
ˇ |
台灣認同意識 |
ˇ |
ˇ |
ˇ |
破除「一中原則」 |
|
ˇ |
ˇ |
台灣正名 |
|
|
ˇ |
轉型正義 |
|
|
ˇ |
1.兩大決議文是過去論述延伸 並非改變立場
由這個圖表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正常國家決議文並不是在改變過去的論述,而是以過去的重要論述為基礎,做增補性的延伸闡述。主要原因是在面對不同的時空背景與當時的民意趨勢,民進黨必須對於過去以來的基本方針做不同的策略調整與闡述。
2.台灣前途決議文主要是在破除一中迷思
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中承認「台灣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詮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主要目的是在破除過去的「一中迷思」,消弭人民對於本黨執政後台灣現狀可能變動之疑慮,並避免國民黨操弄或中國的力量介入選舉。然而有關「住民自決」、「參與國際組織」、「凝聚台灣認同意識」等目標都與過去台獨黨綱的基本方針是相似的。
3.正常國家決議文目的在整合內部共識 突破國際困境
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泛藍陣營因失去政權所產生的不滿情緒,進而鼓動族群對立,引發社會動盪不安。本黨執政後面對過去國民黨所遺留下來的種種不正常現象,也造成民主改革的延續工作備受阻撓。在國際社會上,面對中共的不斷打壓,「中華民國」這個名稱已經不被國際社會所接受,使得台灣國際間的地位越來越受到孤立。
「正常國家決議文」在這時提出,即是以「台灣正名」與「轉型正義」兩個新目標,同時達成過去「制定新憲」、「參與國際組織」、「建立台灣共同意識」、「破除一中原則」等四個基本方針。藉由消弭不公不義,凝聚人民共識,進而走向國際,重新加入聯合國,告訴國際社會我們的名字叫「台灣」。
Q3.此時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的功能?
A:
1.遠程目標: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
遠程的目標就是在讓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凝聚國內台灣認同意識,打破過去的不公不義,讓台灣可以重新站在國際舞台,獲得國際社會認同。
2.近程目標:提供願景 國會拚過半 總統大勝利
近期的目標則是提供台灣人民一個新的願景,支持民進黨,讓民進黨贏得明年的立委選舉與總統大選,繼續延續本土政權。目前謝候選人的民調尚落後馬英九甚多,代表過去支持民進黨的中間選民選擇觀望的態度,顯示民進黨無法再度激起他們過去的支持熱情,無法提供他們新的願景。「正常國決議文」的提出就是在提供台灣人民願景,重新燃起支持者的熱情,繼續支持民進黨帶領台灣站起來、走出去。
民進黨若要贏得明年的兩大選舉必須有三大方針,就是「願景」、「團結」、「反賄選」,正常國家決議文就是民進黨的願景,給支持者的願景,藉此更能凝聚黨內的團結意識,贏的明年大選,邁向完全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