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6

挑戰劉內閣-經濟篇


劉內閣立即改組,撤換失職財經官員!

 

通貨膨脹、施政無方、欺騙民眾,是劉內閣財經政策的三大嚴重缺失。我們呼籲劉內閣改組,撤換失職財經官員!

 

◎ 通貨膨脹的問題

一、            經濟成長優先,公平正義放一邊:633政見的兌現時間從馬上、四年內一直延到第八年,通膨居高不下、萬物飛漲,弱勢家庭現在的生活已入不敷出,他們能再等八年嗎?這如何苦民所苦?

二、            病急亂投醫,沒有對症下藥:今年以來各國政府都無不以對抗通貨膨漲為施政的首要目標,馬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提油救火」,不顧民間疾苦,在物價大幅上漲之際擴大內需,助長通膨,進一步傷害「收入剛好支出」的145萬戶弱勢家庭。

三、            照顧弱勢、減輕人民負擔:民進黨主張以退稅濟貧的方式,振興民間消費、緩和通膨的衝擊,只有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擴大內需能振興經濟,至少一兩年後成效才會出現,根本無法解決145萬戶弱勢家庭目前的燃眉之急,況且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也不一定受惠。

 

◎ 施政無方的問題

一、    政策反覆、亂無章法:

(1) 事先宣布一次漲足,引起恐慌而造成惜售、囤油亂象,再違反承諾無預警調漲油價。

(2) 擴大內需預算用途隨時改變,淹水時可以用來治水,不景氣時可以用來振興經濟,只為了解決當下的政治危機。

(3) 政府角色錯亂,沒有長遠的政策規劃,傾全力拉抬股市的短期行情,嚴重錯估國內外情勢的發展,完全沒有盡到維持金融秩序穩定的職責。

(4) 調降證交稅過程一日三變,擴大股市波動,造成暴起暴跌的一日行情,不斷地打擊投資人的信心。

二、    錯誤的時機、錯誤的政策:

(1) 萬物飛漲時,推動擴大內需助長通膨

(2) 股市低迷時,鬆綁對中國證券投資的限制加速資金外流

(3) 房地產不景氣時,釋出更多的國有土地讓房價下跌

(4) 景氣下滑時,放寬建築及購屋的貸款餘額上限提高呆帳的風險

(5) 金融風險升高時,放寬資本適足率的門檻、鼓勵銀行加碼股市,弱化銀行的體質。未來銀行如果因投資不當而倒閉,最後還是由政府接管。馬政府鼓勵銀行投資股市的政策,形同「獲利進入財團口袋,損失全民買單」,將助長業者不負責任的投機行為(道德危機)。

 

◎ 欺騙民眾的問題

一、    錯誤的訊息誤導民眾

(1) 外資仍留在國內:金管會主委陳樹7/2表示,外資沒有匯出,準備隨時進場。金管會的統計卻顯示,5月底以來持續匯出,截至9/5為止,外資淨匯出金額達4700億元。

(2) 外資看多:邱正雄6/23表示,外資看多台股,現在是中長期買點。事實上,6/23以來外資不斷地大量賣超台股,賣超金額累計達2308億元。政府高層不應亂放話誤導人民,干預市場秩序,給予投機客或市場禿鷹機會坑殺散戶,讓相信政府的無辜民眾蒙受股災之害。

(3) 八兆保險資金投入股市:行政院6/28發佈新聞稿表示,保險資金充沛,暗示有八兆資金可投入股市。事實上依保險法的規定,股票及債券投資上限為保險資金之35%,目前業者能再投入股市的餘額僅數千億元。此外在6/28~9/16期間台股共下跌1792點(23%),如果業者當時聽信政府的勸說而加碼股市,保險業的正常營運可能受到影響。

(4) 633任內可以達成:根據主計處的預測,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4.32%及5.08%,根本不可能達成6%,還一再辯解不願意誠實向人民道歉,誠信盡失。若非民進黨執政時第一季成長6.25%,今年的經濟成長恐怕「保4」都有困難。

二、             空口白話、沒有牛肉的政策:

政策未經周延規劃便倉促提出,病急亂投醫,多數內容不是鼓勵性質,就是沒有實質效果,對於改善經濟的基本面、提升政府的效能毫無幫助,甚至還有造成擴大資金外流的反效果措施。馬政府所提出的「空包彈」政策,例如「拯救股市八大措施」、「調整兩案證券投資方案」、「拯救股市五措施」、「八大刺激景氣措施」、「振興經濟十大方案」等,不計其數(詳見附件)。

附件一、調整兩岸證券投資方案評析

附件二、政府近來拯救股市措施及作為

附件三、當前經濟情勢及馬政府「八大刺激景氣措施」分析

附件四、金管會的五大拯救股市措施之評析

附件五、馬政府「因應景氣振興經濟」十大方案的問題與批判


「馬上」經濟倒退嚕,七大指標全面惡化

 

n         今年5月30日劉兆玄院長上台後,在第一次的「施政方針報告」中,將「振興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舒緩通膨壓力」列為首要施政目標如今卻一一跳票。從520上台至今,經濟成長率急速下降,失業率、物價卻節節高昇,人民痛苦指數更創1982年以來新高,七大經濟指標全面惡化。

n         完全執政,卻只會完全推卸責任。劉內閣把當前台灣經濟不好的原因,除了歸咎於國際因素外,也推說是接收民進黨政府留下的爛攤子。從下表資料比較結果可以證明,520政黨輪替前的民進黨執政時期,經濟成長率第一季達6.25%(早就超過馬英九633中的6%經濟成長率),失業率及通膨也控制在4%以下,股市更是處在9,295的高檔。

 

附表:劉內閣上台至今主要經濟指標變化表

經濟指標

520劉內閣上台

最新一月(季)數字

備註

經濟成長率

6.25% (第I季)

4.32% (第II季)

主計處預估第III季降至3.04%

景氣對策信號(分數)

黃藍燈(22) (第I季)

藍燈(15) (第II季)

 

對策信號分數創2003年6月SARS以來最低

失業率

3.85% (1-5月)

4.06% (7月)

自96年9月以來再度超過4%以上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

3.67% (1-5月)

4.78% (8月)

7月5.91%,創83年9月以來通膨最高峰

痛苦指數(失業率+通貨膨脹率)

7.52 (1-5月)

9.97 (7月)

創下1982年以來的新高紀錄

股市指數

9,295(5月19日收盤)

5,756(9月16日收盤)

38.1%跌幅在主要國家,只優於中國

貿易出入超

出超22.16億美元

入超3千萬美元

七、八連續兩月入超

資料來源:政策會整理

 

 

 

施政沒半步,台灣在退步

 

n         劉內閣將當前的經濟不景氣,歸咎於國際因素,但是同樣面對國際停滯性通膨衝擊,同期間台灣的經濟表現在主要國家之中屬於後段班,顯示問題在於劉內閣的政策反覆、沒有對症下藥、財經治理能力有問題。

 

附表:主要國家經濟表現一覽表

n          主要國家股市表現

股市名稱

2008/05/19

收盤指數

2008/09/10

收盤指數

520以來

指數跌幅

東京日經

14270

12347

-13.5%

紐約道瓊工業

13028

11269

-13.5%

倫敦金融時報100

6377

5366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