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日(10月12日)客家界於台大校友會館對朱鳳芝歧視客家事件召開記者會一事,民主進步黨族群部聲明如下:
行政院客委會主委李永得10月5日在立法院提出業務報告時,以客語報告,並主動提供同步口譯服務。這項推動客語重返公共領域的做法卻遭到國民黨立委朱鳳芝反彈,並誣指為「排擠他人」、「客家人自卑、欠缺自信的表現」。我們認為,長期被國民黨政策排擠打壓而式微的客家話,應該得到國會的尊重和歡迎,立法院是民意的殿堂,而不是本土語言的禁地。我們除了譴責朱鳳芝的「族群文化隔離主義」言論,並要求國民黨應為其從政黨員歧視客家文化的言行有適當之處置,同時公開向客家族群和全體人民道歉。
部分政黨長期以來蔑視本土語言文化,在威權統治時期實施殖民式的「族群文化隔離主義」,包括以處罰學童講「方言」、以廣電法等法規限制本土語言傳播等種種方式打壓客家話及各種本土語言,將本土語言隔離在學校、行政機關和各種公共領域之外。長期下來,造成本土各族群語言文化飽受歧視,客家、閩南、原住民等各族群子弟的母語能力和對母語文化的認同更同步流失。不僅如此,由於本土語言文化長期無法進入公共領域相互對話,並參與國民共同文化的發展和建構,因此,其表達新生事物和承載現代意義的能力也嚴重萎縮。這是台灣母語的深刻身痕,泛藍政客就算憚於反省,也不應在上面大肆灑鹽,企圖以似是而非的論調繼續封殺本土語言進入公共領域。
民進黨執政以來全力重建本土語言文化的主體性,並推動符合當代多元文化主義思潮的相關政策,讓台灣正式進入去殖民的多元民主社會。客委會和原民會分別成立客家電視和原住民電視,就是讓本土語言文化重返公共領域、讓多元族群文化透過電視頻道相互交會的政策實踐。我們認為,本黨執政以來,歷任客委會主委在立法院以客語答詢報告,讓客家話在具有高度政治象徵性的民意殿堂得到使用的機會,就是重建客語生命力的具體表現,令人感動和敬佩,應該繼續維持以形傳統。我們也鄭重建議立法院應即推動建立同步口譯設施,讓台灣各族群人民的母語都可以在國會殿堂發聲。我們更盼望泛藍陣營停止不理性的反彈和抵制,支持本黨推動《國家語言法》保障各族群語言平等和共存共榮的努力。也只有讓台灣成為和諧活潑的多語社會,少數族群母語才可能永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