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台灣省農會一度傳出「暫緩」中國行,但隨即決定仍然依計畫前往中國,與「海峽兩岸經貿協會」協商台灣十五種水果輸出事宜,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李逸洋對此深表遺憾,並強烈呼籲台灣省農會不要一意孤行,不得與對岸簽署任何涉及公權力事項的任何協議,以免因小失大,傷害台灣的整體利益,並淪為中國的統戰工具而不自知。
李逸洋指出,北京當局雖表示台灣水果輸往中國可享有「零關稅」與「通關」的優惠,但卻又表示「希望台灣當局取消大陸800多種農產品輸入限制」、「兩岸經貿交流是『兩岸內部事務』」。顯示中國希望經由給予台灣農民「小惠」,達到「大幅度開放台灣市場」與「矮化主權地位」的「大利」。他呼籲國人必須認清中國這種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最高政經附加價值的統戰手段。
李逸洋說,民進黨向來主張兩岸經貿交流必須要符合台灣整體利益、要貫徹政府公權力、要保護台灣農民長遠的福祉;反對矮化台灣主權地位、反對弱化政府權威與法律規範。因此,中國這種片面、未經雙方政府談判諮商,就對台灣農產品給予關稅與通關的優惠,缺乏具體實施的方案,不僅不符合國際貿易慣例,且違反WTO規範,更存在隨時變化的風險。此外,邀請省農會赴陸訪問的「海峽兩岸經貿協會」為中國商業部的專業談判團隊,具有強烈的官方色彩,省農會與之協商,將出現身份上的不對稱與專業上的落差。
李逸洋表示,任何兩岸經貿的交流,除必須符合WTO的相關規定外,「政府對政府」的正式協商,才是真正保障台灣2300萬人利益的方式。但台灣省農會在陸委會和農委會關切下,竟仍一意孤行,執意前往中國進行農產品輸出的協商,他對此深表遺憾,並強烈要求台灣省農會應謹守分寸,不得簽署任何涉及公權力事項的任何協議,以免因小失大,傷害台灣的國家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