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客家事務部於今(12)日在新竹舉辦為期兩天「TEAM HAKKA客青培力營」,首先由客家部主任楊家俍為營隊揭開序幕,以客家草本苔球DIY作為營隊破冰,由於植物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客家族群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客家前輩擅於運用草本融入生活,生活經驗就這麼一代代傳承下來,也盼客家文化能永續傳承,也希冀客家能注入新活水。
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何博文表示,民進黨是最支持客家族群的政黨,自2000 年執政後,成立了客委會、客家電視台、客家聯播網等,也通過《國家語言法》、《客家基本法》,讓台灣客語成為國家語言。
何博文進一步指出,青年是每一族群的重要支柱,當青年能站出來發聲、出力,勢必形成一鼓新且強而有力的力量,而客家青年就是客庄進步最重要的力量,透過「TEAM HAKKA客青培力營」,營隊活動和多元講師陣容分享交流,探討客家希望工程、公共政策議題外,也培養參與公共事務能力,鼓勵各族群的青年關心自身族群的文化,盼透過辦理營隊強化客家青年公共參與,讓客家藍海注入新世代的活力。
「TEAM HAKKA客青培力營」講師陣容堅強,首日有客家委員會古秀妃主委、立法委員黃捷、民進黨組織部張志豪主任、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等,分別就客家事務推動經驗、青年參政改變政治、選舉實務經驗分享、從時事談法律等議題進行分享。
客家事務部主任楊家俍表示,客家青年是客庄發展重要的資產,感謝大家犧牲假日來參與客青培力營,我們透過營隊辦理,讓關心客家公共事務的夥伴可以齊聚一堂,也安排豐富的課程,與大家一起共同討論、成長,這是一個開始,希望營隊結束後,大家能夠繼續在推動客家事務、推動台灣進步價值的道路上共同努力。
客家委員會古秀妃主委分享他的客家經驗,他走訪客庄、研讀史料,發現很多客家的故事,卻沒有被廣泛流傳,他自己分享了新竹施儒珍、鳳林張七郎的故事,他們都是228事件的客家受難者。這些在地的故事拍成紀錄片沒人看,我們就用現代的方式,改以繪本轉譯讓更多人知道。學員則針對語言、文化、音樂等想法與主委討論,現場回應熱絡。
立法委員黃捷則從自身的故事經驗,鼓勵青年從政。公共衛生背景的黃捷,在研究室裡I人女孩,在太陽花學運時,決定投入公共事務,不僅生活有很大的轉變,決定從政也經歷了心理層面的挑戰。也呼籲投入政治工作,一定要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也不藏私地分享「心理長肌肉」的方式。
另外,黃捷特別表示,如同前幾天的質詢所言,所有國家語言不論客語、台語、原住民語、手語,都需要在族群平等、多元包容的前提下發展,讓所有瀕危的母語都能妥善傳承,更要符合「名從主人」原則,尊重使用者自稱,守護族群基本人權,落實轉型正義。
課程還邀請到組織發展部主任張志豪與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分享各自的從政經驗。張志豪主任用自己從基層工作到投入選舉的心路歷程、鼓勵青年累積自身技能,用自己的專業來為客家發聲;林志潔老師則從自己的新竹經驗,告訴大家,新竹不只是有米粉貢丸台積電,同時也以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方式解讀各種選舉時會遇到的法律觀念及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