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13)日進行「2024 TEAM HAKKA客家青年培力營」第二日活動,模擬公共事務參與過程,以強化客家青年思辨及論述能力為主軸。透過講師經驗分享、學員回饋互動,再進行各組行動方案發想,提出可執行方案爭取多數認同。
交通專業的沈慧虹以「下了車我們都是行人」為主軸,分享以人為本的都市規劃,同時也以「沒有最佳解、只有最適合解」來勉勵未來想參與公共事務的學員。
竹北市長鄭朝方分享如何將美學融入施政方針,透過文化力注入,實踐城市美學。
沈伯洋用史觀的角度去分析台灣現況,他提到認知作戰並不是單純散佈錯假訊息,也會利用事實進行一連串帶狀的鋪陳,再以包裝錯假訊息收尾,來達成認知作戰的目的。
總統府發言人李問聽取學員小組分享,針對客家現況,以「越在地越國際」、「台灣客語的復興之戰」、「客庄地方創生」、「客家美食plus」、「青年與客家的相遇」五個主題提出行動方案。
針對小組分享,李問給予高度的肯定,另外特別提到,以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為例、多元的基因演化出豐富的生態,更能面對環境變異等挑戰;而多元的文化也會產生精彩碰撞,保存不同的思維與傳統技藝,而族群間彼此尊重、合而不同,如何把各種文化傳承給下一代,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他說,很慶幸生長在多元族群文化的國家,也感謝客家前輩長期以來對於推動多元族群文化及母語保存的努力,給各族群很多啟發。
他也提到,營隊成果發表看似五個不同類型的議題,其實是環環相扣的。針對母語保存政策,他舉例,愛爾蘭的某些地區,會以母語使用比例,去制定該區的地區性官方語言,實施公部門就業獎勵等措施,提高母語使用的機會,給年輕人更多學習誘因。他也強調,要將文化結合經濟、轉為產值甚至就業機會,對文化傳承更有助益。
客家部主任楊家俍表示,為期兩日的「2024 TEAM HAKKA客家青年培力營」是個開端,未來會和參與的學員繼續互動以及邀請有志一同為客家領域努力的青年加入,共同推動客家公共事務,期待為客庄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