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人民的美好夢想,完成未竟的民主事業
--張俊雄秘書長卸任感言
卸下黨秘書長的時刻,心中有無法形容的感受,民進黨的價值與可愛,民進黨的缺與所帶來的包袱,黨秘書長大概最有相當深入的了解。兩年七個月的時間,我與最好的工作團隊,一起完成了黨政同步、總統連任的任務,一起面對了政治和解工程的挑戰,此刻的心情是,就如希布來的哲人保羅所說的:「美好的仗已經打過,該守的道已經守住」,從二○○○年的39%到二○○四年的51%,我們的團隊已經完成了歷史的任務,對於我個人而言,卸下任務,真的是心存感恩、心存懷念與心存祝福。而對於這個黨,我還有很高的期待與祝福。
十八年來,民進黨由少數而多數,由街頭走入議會,從反對黨到執政黨,其間所遭遇的挫折也很多,但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克服這些挑戰?我認為,民進黨之所成為民進黨,是因為我們總是把人民的美好夢想放在心中,堅持正確的、進步的價值信念,台灣人民因此信賴民進黨,願意在威權的年代一起締造民主,也願意在民主的時代一起追求和解。
但是,我還是有些話要告訴本黨同志,民進黨一定要記得「民主是永遠的事業」,台灣人民的支持是民進黨力量所在,同時,台灣人民在每個時刻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民進黨更好、更茁壯。我們是一個改革的政黨,要永遠面向人民、面對未來,哪裡做不好、哪裡不夠好,都應該深自檢討、謙卑以對,我們才能在一次一次的選舉中,貼近主流民意,能夠得到人民衷心的支持。
我們在二○○○年執政之前,通過了「台灣前途決議文」,清楚定位台灣主權和中華民國體制的關係,以維護兩岸和平的現狀,作出詳盡的黨的說明,而陳水扁總統據此開展一系列的主權的宣示與和平的訴求。隨後我們通過了「開創台灣經濟新局決議文」,為全球化時代兩岸的分工與台灣的方向,作出最好的鋪陳,本黨對於「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等一系列的經濟產業政策由此開展。
二○○四年的總統連任,落敗的一方以不信任作為抗爭的基礎,其間夾雜複雜的族群與社會對立,本黨在選後通過了「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尊重每一個族群的歷史情感與政治認同,希望文化多元和語言平等豐富台灣的土壤,同時,也尋求中華民國認同和台灣認同的交集,共同捍衛台灣得之不易的民主價值,這是本黨新時代的政治和解工程的基礎。族群決議文是我在秘書長任內最為重視的一項工程,本人認為,這個決議文是一個民主進步黨新的里程碑,也是台灣未竟的民主事業,台灣需要找到團結的基點,而不是無限的對抗。
民主需要心志的熱情,民主也需要責任的倫理。著名的社會學家WEBER說:「只有那些準備好要承擔結果的人,才有資格把自己的手放在歷史之舵上。」民進黨的各位先進,我們一起寫下了民主的歷史,這是我們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回憶,但是,政治的事業要永遠向前看,台灣人民期許民進黨還更多,「謙卑執政」的時代已經來臨,「政治和解」的工程已經啟動,讓我們一起面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