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天召開國際記者會,秘書長張俊雄與副秘書長李應元、鍾佳濱共同出席,向國際發聲。各國的媒體估計有四十多人參加。國際媒體在會中就選舉最近情勢、台灣未來政局及兩岸及東亞區域安全等提出問題。
張俊雄表示,依據黨內最新民調,民進黨加台聯的泛綠整體席次估計在110席至116席之間。泛綠有信心在選後在國會過半。泛綠目前民進黨政府在國會過半、政局穩定後,大力推動政治、經濟等各項改革。
國際媒體也向張俊雄詢問台灣選後情勢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張俊雄表示,陳水扁總統做為負責任的民選領袖,民進黨政府當然是必須聽從做為頭家的台灣人民的心聲。台灣沒有人希望戰爭,民進黨當然要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民進黨不希望改變台海現狀。但是中國目前口口聲聲要求台灣屈從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如果台灣接受「一個中國」,那即是改變了現狀。民進黨時時刻刻都傾聽人民的心聲,也唯有兩千三百萬全體台灣人民才有權決定是否改變現狀。
張俊雄也向國際媒體再三地強調,日前陳水扁總統所提出的外館及國營事業正名,與更改國名國號無關。我們了解外館的名稱牽涉到外國政府的同意與否,但是國營事業的名稱是國內事務,是為了不造成外界對於台灣國營事業在國際間與中國企業名稱的混淆。比如說台灣的中國鋼鐵,在大陸也有個中國鋼鐵。正名就是要解決這種與中國混淆的問題。這與台聯的正名訴求當然是有所區隔。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必須考量國家利益和整體安全情勢,遵守陳總統四不一沒有的承諾。而陳總統提出的修憲、正名的主張都與台灣獨立沒有關係。國際社會不需要為此而緊張。
李應元以英文向國際媒體表示,台灣認同運動是自十年前就開始醞釀發展,然而自二千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台灣意識的形成開始快速地在人民心中。台灣人強烈地希望在國際舞台上得到全世界的承認。李應元也說,這需要長期奮鬥,不過國際社會也不能忽略台灣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