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對於選舉無效訴訟進行辯論終結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今天(11/25)下午五點針對2004總統大選之選舉無效訴訟進行最後言詞辯論召開記者會,由張俊雄秘書長、政策會梁文傑副執行長、及立委候選人高建智、黃劍輝共同召開,對於今天選舉法庭正在進行的最後辯論,本黨呼籲連宋陣營,基於尊重司法的立場,珍惜民主的心情,朝野應該不分黨派,靜待法院公正的判決,更呼籲連宋兩位先生,不要再編織另一個謊言,讓社會永無休止的紛亂下去。
張俊雄秘書長指出,原告律師主張選舉無效之理由有四點,第一是大選綁公投,第二是319發生槍擊案卻沒有停止辦理選舉,第三啟動國安機制剝奪軍憲警的投票權,第四是選票瑕疵。
針對以上四點,張俊雄秘書長表示,滿足選舉無效的條件,乃中選會辦理選舉有違法之處,致使影響選舉,發生不正確之選舉結果,連宋陣營所主張的四點理由並無法滿足選舉無效的條件。張秘書長更分別針對公投綁大選、319槍擊事件、及國安機制等部分提出本黨聲明。
首先,針對大選綁公投而言部分,張秘書長表示,總統副總統選舉是由中央選舉委員會主管,而全國性公民投票則屬行政院主管,選舉無效訴訟既以中選會為被告,辦理選舉無效為要件。因此,若是公民投票違法,依公投法第56條可提出公民投票無效之訴訟,其結果充其量係320之公投無效,並不會影響總統副總統選舉之合法性。
且依據公投法第17條規定:「當國家遭受外力之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得經行政院院會之決議,就攸關國家安全事項,交付公民投票。」而訴訟雙方當事人對於中國對台灣部署600枚飛彈之威脅並無爭執,且公投法第17條第2項並未明確指出不得與全國性選舉同日舉辦,因此,我們認為總統對舉辦公投應有裁量權。
以今年11月2日美國總統大選時為例,一共有34州總共163項公投提案同時舉行,光是加州選民就針對多達16項的公投提案作出表決。因此,公投與大選同時舉行乃是民主國家的常態。
第二,針對319槍擊案未停止選舉是否違法部分,張秘書長也指出,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29條第1項規定,若總統候選人於登記截止至選舉投票日前死亡,中選會即公告停止選舉。319當天陳總統和呂副總統遭不明人士槍擊受傷,當日已向媒體及社會公開詳情,並無總統候選人死亡之情事,不構成停止選舉之條件。並且連戰先生也在當天表示,槍擊案不會影響選舉,並呼籲選民踴躍前往投票。
且連宋陣營對於槍傷真偽的質疑,知名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的鑑識報告中也提到兩個重點,足以佐證:一事陳水扁與呂秀蓮的傷口確實是槍傷;二是在陳呂衣服上發現的火藥炸異物、血跡和彈孔,與子彈上物相合。
第三,啟動國安機制,未宣佈延期辦理投票,影響軍警憲投票權利,張秘書長也表示,國安機制啟動是行政機關依法作為,並非中選會所為。而且面對國家正副元首遭受槍擊,為保障國家安全、維持社會秩序、穩定社會人心,行政機關依法啟動國安機制,自屬正當。且依國防部長湯耀明指稱,戰備留守人數及方式均依國防相關法規辦理,且與其他例假日完全相同,並未違法。
梁文傑副執行長則針對選票瑕疵方面表示,連宋陣營對諸多「選務疏失」的指控,根本就是灌水。梁副執行長提出以下幾點說明:連宋指控有「死人領票」的現象,根據法院查證,這些人不是根本沒有死亡,就是320投票以後才死亡;連宋指控有人「選舉當天出國且未返國投票」,但根據法院查證,這些人若不是在投票日之前就已經返國,就是根本沒有出境紀錄;連宋指控有選務人員做票,但傳訊數百位選務人員之後,皆未發現有做票情事,而且多數選務人員自稱為國民黨員,根本不可能幫民進黨做票。梁副執行長指出,以台北市為例,連宋律師指控有34266件「疑似做票」的情事,甚至把台北市選委會也列為被告,我們要請問連宋是否懷疑馬英九在幫民進黨做票?
梁副執行長表示,連宋律師一再要求法院繼續調查,延後宣判時間。民進黨認為這要求毫無理由,整個訴訟過程中,連宋陣營早已信用破產。最早連宋律師聲稱選舉人名冊有90多萬筆異常,且全國13749個投開票所,只有91個投開票所正常。等到高院閱覽35萬筆選舉人名冊後,又縮減到只剩2萬5千筆。在傳訊數百位選務人員到庭之後,目前只剩下3268張票數上有疑義,無論其真正發生原因為何,絕對不足以影響選舉結果。
事實證明,連宋陣營從頭到尾都是在「黑夜吹口哨」,用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來欺瞞社會。為了這些謊言,法院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全國性大驗票。在沒有具體範圍、沒有合理事證的情況下,全國司法人員逐一堪驗一萬三千七百多個投開票所的選票封袋,驗票期間將一萬三千七百多份選舉人名冊置於現場,供連宋律師點閱。後又依連宋律師的聲請,動員各地方法院調取約35萬筆選舉人名冊領票紀錄,供原告再次閱覽;再就46個原告認為有問題的投開票所,重新點算領票人數,最後又傳訊數百位選務人員。
整個社會和司法體系,已經以最大的包容來對待連宋陣營的要求,結果卻是一再擊破連宋律師的謊言。若他們再指稱法院「調查不週延」、「法律為政治服務」,這不但是污辱法院和民進黨,也是濫用整個社會的包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