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各族的大頭目走上街頭,爲的是鼓舞陳瑩參選平地原住民立委。
原住民議題在過去往往被主流社會所忽視,但隨著近來原民議題被不斷的衝撞與刻意炒作下,逐漸受到重視。只是,在發聲的過程中,衝突與對立的模式,不應長久被採用,過度的操作,反而會使原住民族及台灣社會形成更大的傷害。在多元文化裡,應該出現不同的聲音及形式,替原民爭取更大的福祉,並還原原民特質中對於主流社會影響應有的榮譽與驕傲。而陳瑩,正是最好的人選,因為她代表著新世代的觀點,擁有廣闊的視野與文化的深度,能夠將原民人文的平台,傳播給主流社會,化解對立與誤解。各族大頭目看到陳瑩的不同,所以願意挺身支持。帶著大頭目們的嘉勉及期許,陳瑩願意肩負起重責。
民進黨是個願意認同年輕人、接納不同想法的政黨,在本次立委選舉中,提名形象新穎,擁有國際視野的新世代原住民-陳瑩,擔任平地原住民立委候選人,不但充分展現民進黨惜才與願意突破既定思考的特質,更表現出對原民議題的真正重視,表露民進黨懂得從更廣闊的角度去看待原民的需求。
阿扁總統對於原住民族所提出的國中之國主張,逐漸打破傳統優越種族的中心思想,開始正視原民的根本問題,這是陳瑩選擇接受民進黨徵召的原因之一。而在陳瑩新世代原住民的觀點裡,認為要爲原民爭取最大的福祉,不容缺乏的就是資源。在形象與資源兩個要件的考量下,陳瑩毅然決然接受民進黨的徵召提名。
陳瑩提出四大主張六政見:
四大主張
一、多元民族‧國家一體:打破傳統優越種族中心、單一主義,確立阿扁總統宣示的國中之國的憲法地位,承認原住民是臺灣最早歷史主人的地位,確立原住民的夥伴關係,充份成為國家主體的一份子,享有公平的公民權利與義務,徹底消除無形與有形的歧視對待。制定新憲,必須呼應阿扁總統與原住民夥伴關係的推動與落實國中之國的民族專章之確立。
二、多元思考‧健康臺灣:觀念革命才是改變台灣社會任何形式的歧視環境,只有友善的發展環境才是臺灣多元文化資產的孕育之地。於此,活络國際舞臺的條件與文化外交出擊的資產,讓原住民文化健康臺灣。我的國際視野,讓我清楚認識原住民文化,可以靈活走出國際舞臺。
三、文化多元‧美麗臺灣:臺灣是南島民族的發源地,這個人類考古學與語言學的重大發現,必須成為臺灣主體發展應有的國家元素與內容,讓臺灣多元文化的民族實體,真正美麗臺灣的實現。
四、包容與尊重‧和諧臺灣:承認以原住民做臺灣社會歷史起點的思考,才能終結與中國歷史仇恨的糾葛,回歸認同原住民的歷史起點,才能弭平選舉惡質過度操作的錯誤族群之定義,讓原住民族作為合諧臺灣社會的潤滑思考。
六大政見:
一、確實回應阿扁總統國中之國的新憲法制定民族專章之推動與落實,以達新夥伴關係的實質主張。
二、民族專章的憲法內容,必須確立原住民與土地的關係,清查過去侵佔部落、個人有關之土地,確實無誤舉證之結果,規劃相關之賠償與清償。徹底保障個人生命財產安全之基本人權主張。
三、確實檢討行政組織與原住民業務執行的權責與分工,資源規劃之調整。
四、國家教育機制全面檢討,並杜絕任何歧視的形式出現〈師資、人才培育、硬體建設、進而務實連結原住民教育體系的整合,確實開展原住民音樂人才與體育人才的全面保障之教育〉。
五、全面矯正老人、兒童、婦女資源體系建制一體化的歸劃與執行。
六、全面要求國家行政各級機關的公務人與相關原住民業務主管機關,進行多元文化思考的再教育。
陳瑩小檔案
1972年出生・台東南王人・卑南族
2000年畢業於美國舊金山音樂學院取得鋼琴演奏學士
2002年取得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學校大鍵琴碩士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學校音樂系博士結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