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仰山文教基金會於民主紀念館舉辦的「郭雨新百歲冥誕影像展」,今(20)日舉行開幕儀式,出席者包括陳水扁總統、民進黨游錫堃主席、考試院姚嘉文院長與文建會翁金珠主委等人。陳總統於致詞時表示,郭雨新先生不畏蔣家政權的壓迫,啟發黨外人士,許多日後台灣民主運動工作者,都曾接受郭雨新先生的民主教育。游主席則是讚揚這位「黨外祖師爺」,同時也是「民主薪傳者」、「黨外奠基者」、「和平改革者」與一生推動台灣主體性獨立的「台獨主義者」。
郭雨新先生是「和平改革者」,1975年參選立委遭國民黨作票因而高票落選,在隨後的宜蘭事件中是郭雨新先生強調和平路線才平息眾怒,1977年郭雨新先生被迫流亡海外,在海外這段期間仍堅持選舉路線的體制內改革,不走武裝革命,如此也成為台灣黨外的主流,甚至影響日後民進黨的創立與發展。
陳總統表示,當初以蔣介石為名的中正紀念堂如今已經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在此舉辦郭雨新先生的影像展特別具有意義。郭雨新先生當年組織反對黨、提倡總統直選、揭露國民黨黨庫通國庫,並提出台灣人應建立自己的國家,這些都是當時的創見。台灣的民主改革運動也陸續完成郭雨新先生的遺志,為這半世紀的台灣民主改革寫下歷史。
游主席表示,郭雨新先生一生為台灣民主改革奉獻心力,不僅是「黨外之父」更是「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先生同時也是「民主薪傳者」,1950年雷震組黨失敗,當時黨外政治精英不是被羅織罪名入獄,就是選擇避走他鄉,只有郭雨新先生一肩挑起當時民主改革的重擔,成為黨外運動的主要窗口。因此郭雨新先生也是「黨外奠基者」,在他參選立委與監委期間,許多新興黨外運動人士都在其麾下幫忙助選,郭雨新先生可說為日後做培養人才,也為日後興盛的黨外運動奠基。.
游主席表示,郭雨新先生所傳承下來的「民主香火」,現在已經發芽生枝,2000年本土政權完成政黨輪替一項重要里程碑,接下來2008年總統大選是本土政權的延續之戰,因此「長昌配」要贏,民進黨要贏、台灣人一定要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