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進步黨今(15)日舉行第十二屆第四十三次中常會,會中針對二次大戰終戰日,邀請前台灣文獻館劉峰松館長以「沒有國家保護的戰士」為題演講,討論案方面則是通過「力挺長昌配」,游主席表示,「長昌配」象徵台灣長昌、全民勝利,全黨將在共同的價值理念下,完成正常國家的目標。
針對「中南部水患問題」,游主席指出,行政院長張俊雄已南下勘災,未來除透過首長下鄉有效解決民眾水患問題外,也希望黨公職及各級民意代表皆能全力投入防災、勘災的行列,徹底了解民眾需求、實際解決問題。
會中通過中常委蔡同榮所提「政府應在適當時機宣佈防衛性公投」議案,游主席表示,討論案是針對如果中國在聯合國提出決議案,主張「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時,政府應於適當時機宣佈防衛性公投。游主席強調,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波頓已明確表達支持台灣入聯,並對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文合法性存疑,甚至認為潘基文兩次退回申請案都不符合聯合國基本程序。
游主席指出,台灣人民早期約五萬人參與過各種戰爭,並因此犧牲,至今卻未加以紀念。因此,會中決議為紀念終戰、落實轉型正義,建請行政院將「二次大戰終戰日」訂定為「反殖民日」,同時作出以下決議:一、為集體的苦難豎立共同紀念碑。二、協助台灣軍人家屬討回骨灰及骨骸。三、台灣軍人曾為日本及中國征戰,過去賠償不夠的部份,政府現今應協助追討,並研議對後代家屬的補償措施。四、為便於專案研究,應建立完整資料庫,設置文物館或紀念館。五、政府應積極對日交涉,協助解決台籍慰安婦問題。
林佳龍秘書長表示,游主席原訂前往泰、越兩國展開海外輔選行程,但是泰、越兩國卻遭中國施壓,阻撓游主席入境,不僅影響海外輔選計劃、更影響國家尊嚴;因此,會中一致決議,要求行政院相關部會,如勞委會、經濟部等,提出因應對策,並針對泰、越雙邊關係,以及勞工輸入政策,全面檢討。
另針對「近期媒體民調數據」,林佳龍秘書長指出,部份媒體企圖以民調影響民意,如馬英九特別費一審判決前後,聯合報及中國時報都針對馬蕭配及謝蘇配作民調,判決前聯合報民調顯示雙方差距13%、中時為17%,但判決後,聯合報民調竟出現雙方拉大差距為30%、中時差距則比原先縮小成為11%;若單就馬蕭支持度在判決前後的數據作比較,可以發現判決後聯合報所刊載馬蕭支持度上升12%,中國時報的馬蕭支持度則下降4.7%,兩家報社立場相近,但是馬英九判決後的民調結果卻是南轅北轍。林秘書長也因此呼籲,民調數據應作民意的具體展現,媒體不應為了選舉而操弄民調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