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段宜康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指控連戰家族屢次逃漏稅,甚至在民國八十年間利用連戰擔任省主席之職權逃漏贈與稅,逃漏金額高達四億多元,被當時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列入個案調查偵辦中(當時財政部長是王建火宣79.06~81.10)。但是連戰將連惠心的戶籍從台北市(一品大廈)遷到台北縣之後,管轄權就從財政部轉到省政府底下,連戰又是當時的省主席,請問省府哪個官員誰敢捋虎鬚?協助其逃漏稅的當時台北縣稅捐處處長林燧生在搞定此事後,隨即於八十一年二月,官位直接三級跳,空降至台灣省財政廳擔任副廳長。
段宜康指出連戰家族在民國八十年間因為連惠心的綜合所得稅申報出現異常,疑似逃漏贈與稅,遭到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調查。連家獲悉此事後,遂於八十年七月三十日將連惠心的戶籍從原來的一品大廈(台北市大安區仁愛里19鄰敦化南路236巷5號2樓)遷至台北縣淡水鎮鄧公里5鄰博愛街70號一位「長輩」家中。使得查稅的權責單位從王建煊轄下的台北市國稅局(由財政部管轄),轉移到連戰(時任省主席)管轄的台北縣稅捐稽徵處(由省財政廳管轄)。當時的台北縣稅捐處處長林燧生「恰巧」也擔任連震東文教基金會以及連雅堂文教基金會的董事,根本就是「自己人」。在自己人的掩護下,整個涉嫌逃漏稅四億元的案子,「船過水無痕」,連惠心的戶籍在八十二年九月七日又遷回台北市一品大廈。而居首功的林燧生也在八十一年二月直接由台北縣稅捐處處長跳過台灣省稅務局局長,躍升為台灣省財政廳副廳長。整個事件圖利自己太明顯,完全沒有利益迴避
今天段宜康拿出一份由民眾檢舉的台北市國稅局的公文(80財北國稅審貳字第21456號函),證明逃漏稅大王連戰的長女連惠心,在民國八十年間因名下財產異常增加,與其收入顯然不對稱,遭到財政部台北市國稅局列入個案調查,個案編號為:Y1014。根據財政部賦稅署的說明,被列入個案調查,代表這是比一般逃漏稅更為嚴重的案子,而且是用電腦設定參數篩選出來,全國每年漏報所得的案件有好幾十萬件,但是被列入個案調查的納稅義務人不超過四百位,可見連惠心是當年逃稅的大戶。
至於連惠心的個案調查中,涉嫌逃漏的贈與稅有多少?這個答案在八十二年王建煊從財政部長卸任後轉戰立法委員時,和趙少康等人所組成的新國民黨連線,在行使閣揆同意權的審查過程中,就已經見諸媒體了。聯合報在82.02.24報導趙少康詢問連戰:「林燧生過去在台北縣稅捐處長任內,曾幫助連戰家族逃稅四億多元。」連戰當時的答覆是「並無所謂幫本人減稅或逃稅四億元之情況」。而郁慕明質問「連家的戶籍有沒有遷至台北縣淡水鎮?為什麼?」連戰卻答稱「關於我家對財產處理的任何作為,我捫心自問是完全依法辦理」,不願正面答覆為何要將戶籍遷至淡水。為此,段宜康要求連戰應該一併說明清楚。段宜康表示,台北市國稅局的公文裡雖未明示連家涉嫌逃漏贈與稅的金額。但是以王建煊在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一年擔任財政部長所能掌握的財稅資料而言,這四億多元的數字應不是趙少康瞎掰。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推估,若真逃漏四億多元的贈與稅,代表連戰送給連惠心的財產大約有新台幣九億至十億元。(遺贈稅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十款:贈與超過四千五百萬元者,就其超過額課徵百分之五十。)
註:82/02/台灣時報曾爆料:在八十年間,省主席連戰為此事,曾和財政部長王建煊當面槓上,連戰說王建煊已「走火入魔」,還勞駕當時的行政院長郝伯村出面斡旋。
我們要求:
連戰公開公佈此一重大逃漏稅案件原件,否則應該就像安格紐一樣,退選向社會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