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商業的日益發展,台灣社會已產生明顯的結構性轉變。經濟發展雖然造就了表象繁榮的經濟奇蹟,然而我們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山不再青,水不再綠,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階級矛盾愈益明顯。兩極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原本就處於劣勢的工、農大眾、退休老人、殘障及婦女同胞等弱勢團體,處境更加艱辛。
面對這種社會失衡現象,歐美、日本等工業先進國家,都已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社會安全系統,保障國民最基礎且有尊嚴的生活水準。一般說來,一個健全的社會安全體系應包括健康保險、失業保險、職業災害保險與年金保險,而尤以年金保險為最重要,因為它保障了國民退休以後的生活,使人人皆能安養天年。因此,世界各國莫不採行年金保險制度,以保障其國人退休後的生活。到目前為止,在國民所得超過一萬美元的國家中,只有台灣尚未建立老人年金制度,這不僅使得國人在退休之後,無法得到保障,更是對台灣經濟奇蹟的一大諷刺。
國民黨政府長期以來漠視老人福利制度刻意忽略這群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功臣。面對這個現象,民主進步黨已於去年四月初提出「國民年金法」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議,希望能儘快完成立法,使每位國民皆能頤養天年。自提出此一草案後,便獲得社會各界熱烈的支持與響應,也引起學術界廣泛的討論。
但由於國民黨政府四十多年來欠缺全民社會福利制度的規劃,致使國民年金法的立法工作嚴重的遲誤。為了彌補歷經風霜的長輩們能普遍且迅速地享受他們應有的經濟安全之權利保障,民主進步黨特擬定「老人福利年金暫行條例」及「敬老津貼暫行條例」,期使至少二百萬人的資深國民在國民年金法尚未完成立法之前能立即受到照顧。
我們深信,照顧老年國民之生活,不僅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更是任何一個文明國家政府的責任。台灣尚有一百一十多萬的老年國民無法得到政府退休制度的照顧,這是違反世界潮流的。因此,我們極力主張:
一、儘速通過「國民年金法」,建立全面的國民年金制度,使老年、殘疾者及鰥寡遺族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在國民年金制未實施前,儘速通過「敬老津貼暫行條例」,使未領有政府退休俸或生活津貼之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全面領取敬老津貼,每人每月五千元。
三、全面檢討社會福利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使台灣社會如老人這樣的弱勢者能分享全體人民勞動的果實。
為了實現上述三個訴求,民主進步黨自今日起至廿七日連續五天,於立法院大門口發起「敬老津貼靜坐行動」。我們認為這是一場保障老人權益的聖戰!我們將全力促使「老人福利年金暫行條例」及「敬老津貼暫行條例」儘速完成立法程序,為所有曾經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奉獻出一輩子青春與血汗的老人們爭取更合理、具人性的保障與照顧。這是民主進步黨現階段義無反顧的工作,亦是本黨朝向建立福利國家的第一步!